南阳中院倾心扶贫:老树开新花 旧貌换新颜

  发布时间:2017-07-10 15:45:26



旧面貌


新面貌

    在方城独树镇一个导航能出错的地方,一个古驿站被淹没的地方,一个刘秀讨伐叛逆扳石得井的地方,一个沟沟坎坎泥泞的地方,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如今景色怡人,焕然一新,人们精神饱满更加眷恋生活。如果不是凭着人们的记忆和那些发黄的照片,谁还能想到地儿还是那个地儿,人还是那个人,这就是方城独树镇扳井村。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因为村里驻扎着一支扶贫工作队----以南阳中院民一庭副庭长车向平为第一书记的扶贫工作队。

    2017年6月的一天,记者驱车来到扳井村,村边一个饮用水水站的两间房,一间作为办公用,桌子上摆满了资料,另一间紧密的摆放着三张床,这里就是工作队生活和办公的地方。见到车向平,这是一个女人,块头不小,声音浑厚,着装朴实,在人群中并不显眼。不了解她的人,很难把她和中院入额法官扯上关系。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贫困户石志刚的心中却是另外一个形象。

    “他们就是我的靠山”。石志刚老人今年五十多岁,腿部脚部都有残疾,老伴儿前几年也患上了乳腺癌,膝下女儿为大已经出嫁,小儿子今年上初中。面对老伴儿的医疗费和儿子的学费,石志刚老人前几年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生活有点颓废和麻木。“碰上了党的扶贫好政策和他们这支真诚的扶贫工作队,解决了儿子上学和老伴儿治疗的很大一部分费用,我又看到了希望。从女儿和自家兄弟姐妹处我借来了几万元,加上政府的补贴,我开始养牛,现在我已经脱贫了。”谈到自己困难时,老人的眼眶有点潮湿,和几年前的精神状态比较,石志刚老人明显的精神矍铄。现在老人养牛的数量已经到了11头,其中有一头小牛是刚刚生下的,根据政策超过10头牛的,每增加一头小牛,政府还能补助一千元。在老人的心中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感谢。

    “妹子,大中午的,到我们家吃点饭吧”。时值盛夏,为了使贫困户能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季,6月30日,车向平带领扶贫工作队,为该村贫困户购买了30台电扇,陆续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刚一到门口,旁边一位正在吃饭的妇女就喊“妹子,大中午的,到我们家吃点饭吧”。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能明显感觉出她们对扶贫工作队工作的肯定,与石志刚老人家庭情况不同的是在这些贫困户中有一部分是鳏寡孤独的老人。“我们给这些贫困户送风扇,联系市里医院专家免费体检,送医送药包括春节慰问送米送面,就是想在心理上让他们能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驻村以来,车向平带领工作队动心思,想办法,找资金,甚至争取专项资金,就是为了能让扳井村焕然一新。扳井村位于方城县境内国道234旁边,工作队写材料打报告,在方城县委的前期工作基础上,积极联系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寻求支持,2013年动工修建了一条连接扳井村和国道234的水泥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在村子中心有一个汉光武庙,本是一个荒废的遗址,车向平她们却有另外一个想法。在中院党组的支持下,经过和方城县、南阳市甚至是省里很多次的联系沟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废遗址成功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到三四百万资金。经过修缮,汉光武庙、扳倒井、古驿站、水榭亭台、广场整体焕然一新,别具一格。2016年门票收入近万元,昔日贫困村在旅游上有了突破,初步具备了造血功能。

    工作很见成效,扶贫仍将继续。车向平思路清晰,对下一步的工作有一个很是清晰明确的框架,建设完工党群服务中心、再修建两条村级公路,完成水站与扳井村下辖六个自然村的管网建设,让村民全部吃上自来水、放心水。

    “实际上我们做的工作还很有限,主要的还是以庞景玉院长等中院党组在背后做的大量工作”,车向平说。近年来南阳中院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坚持派遣法官到扶贫工作第一线驻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在给乡村带来了外在变化的同时,结合自身通过送法进校园,与扳井村老党员座谈等形式,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调动了广大村民脱贫的积极性。

    扶贫需要滚石上山、抓铁有痕的勇气,不需要花拳绣腿,但需要细腻的绣花功底,脱贫不是表面文章,也不是遥不可及。改变是一点一点的,也是潜移默化的,最终发现是翻天覆地的。方城县扳井村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在村中古驿站院子里矗立着一棵老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树干茁壮、枝繁叶茂,它见证了扶贫工作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村庄变化的前前后后。每到盛花时节,便开满一树白花,香气四溢,非常妖艳,据说那花叫做绣球花。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