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南阳中院到扳井村扶贫,这里可谓日新月异——

《南阳晚报》路通了,民富了,群众劲头更足了

发布时间:2017-10-24 09:19:17



干警到扳井村开展送医送药活动(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 勇 通讯员 白丞博

    今年以来,方城县独树镇扳井村的好事接二连三,杨庄和马庄两个自然村近百户村民告别手压井通上了自来水;随着汉光武庙遗址的修缮和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宣传,扳井村在附近十里八乡的名气越来越大;由南阳中院援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文化广场落成了……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南阳中院干警和驻村工作队对该村扶贫工作中的不懈努力。

    旅游和发展——因地制宜找项目

    低矮的农房围着一大片长满荒草的泥水塘,村中土路布满泥泞的坑洼,窄到轿车也无法通行。破旧的汉光武庙遗址隐藏在矮树和荒草丛中,外地人进村都很难发现,更不用说有什么名气了。“刚开始路没修的时候我都不敢下雨天来,怕车轮打滑掉进水沟里,也怕鞋踩在泥地里拔不出来”。南阳中院行政庭副庭长、扶贫工作队成员刘琳谈着几年前初到扳井的感受。

    干警们通过查找书籍、咨询专家等途径多方搜集汉光武庙遗址材料,并积极协调其他扶贫单位力量和省市县文物主管部门。经过努力,汉光武庙遗址于2016年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家再接再厉又申请资金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截至目前累计已投入400余万元。现在的汉光武庙遗址修葺一新,庙前是两千余平方米广场,三眼活泉直接流进汉白玉砌成的水塘,小桥流水、花香鱼肥,一派旅游景区的生机与活力。

    干警还协调教育主管部门投资100余万元,为村办小学新建教学楼一栋,并修建了操场及公厕;协调市交通局投资30万元,修建省道至村主干道公路1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扳井村的出行问题;南阳中院协调资金近80万元援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目前已竣工。一座现代化新农村已经初具雏形。

    养殖和种植——千方百计谋富路

    扳井村现有耕地面积4700亩,经济以粮食种植为主,平时收入就不高,每逢灾年粮食减产收入更少。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寻找途径让百姓增收致富成为干警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为了我养牛这个事儿,法院的同志们可真没少操心!庞院长都亲自来过好多次!”看着圈里新增的四头牛,贫困户石志刚满怀感激。自从2014年南阳中院定点帮扶后,中院干警根据其家庭情况为其制订了养牛致富的方案,并通过捐助和协调贷款,不断帮助其壮大养殖规模。四年来,石志刚家的牛已经从原本的3头增加到8头,再到目前的14头,数字的变化见证着这个家庭收入的增长,而干警们的工作量也从原来的单纯协调资金增加到疾病防疫、安全保障、拓展场地、申请补助。

    在扳井村,还有干警为樊勇设计的养羊项目也进展顺利,目前存栏30多只;为贫困户马丁文谋划的种植黄金梨项目,今年不仅梨丰收了,干警们还帮助其包装后寻找买主全部高价销售出去。切实让扶贫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由“输血”到“造血”转变。

    入户和谈心——精神鼓舞劲更足

    “车书记,要不是扶贫工作队来了,能养这么多羊我真是想都不敢想!”看着操劳到双眼布满血丝、刚从大雨中走进家中了解情况的南阳中院驻扳井村第一书记车向平,贫困户樊勇感激地说。在单位她是中院民一庭副庭长,这个原本工作中风风火火、说话嗓门粗大的中年“女汉子”在贫困户眼中却是十分温柔和亲切。

    “为什么我们同样进行帮扶,有的人成功脱贫了,有些人却无论如何不愿改变现状。”说到扶贫工作,车向平感触很深,体会很多。“有时候贫困户缺的不仅仅是钱,缺的是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缺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为此,中院干警隔三岔五经常到贫困户家里走访,“扑下身子做工作,敞开心扉待亲人”,通过一边帮忙干农活一边拉家常,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和内心真实想法,然后根据各人不同的再逐步做思想工作,进而化解心结。

    南阳中院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给扳井村鼓了劲、提了神,下一步干警们将撸起袖子加油干,着力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出实招、下实工、见实效,帮助扳井村贫困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文章出处:10月21日《南阳晚报》第W7版:南阳·法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