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杨主席为我做主,我们母子春节前终于团圆了……”春节前夕,笔者回乡省亲,偶遇一农妇,听说笔者是写文章的,便请求笔者把她的事情写一写。
边说边聊,很快,笔者便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农妇名叫薄会娟,是河南省内乡县赤眉镇某村小学的代课教师,婚后在家办了一个印刷厂,生产学生作业本。她的生意越做越大,产品销往附近几个乡,忙时还聘请了8个工人。她丈夫却不帮手,成天守着一亩三分地,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工人吃加班饭。
薄会娟心里有点不平衡,夫妻俩常常斗嘴,慢慢地感情就出现了危机,薄会娟便提出与丈夫离婚。丈夫死活不愿意,两人僵持不下。为了“惩罚”妻子向法庭诉讼离婚,丈夫偷偷把正在哺乳期的儿子抱走藏匿。
俗话说,母子连心。失去婴儿的薄会娟痛苦不堪,多次索要儿子无果,便把离婚案改成侵犯哺乳权纠纷案件,主张丈夫还回儿子。可是,法庭调查、取证、开庭、判决等程序繁杂,结果也未可知,薄会娟整天如热锅上的蚂蚁,备受煎熬……
2013年腊月十八这天,在内乡县人大代表邵云芝的带领下,薄会娟来到赤眉镇人大主席杨丰菊的办公室“上访”。尚未开口,她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只得由邵云芝代为陈述。邵云芝还没有把事情说完,薄会娟便不由自主地扑腾一声跪在杨丰菊的面前,抱着杨丰菊痛哭流涕……
杨丰菊急忙把薄会娟搀扶起来,端茶让座,好生安慰,耐心询问。弄清了原委后,杨丰菊明白,薄会娟夫妻从小青梅竹马,自由恋爱结婚。如今只是怄气而已,并无原则性问题,也没有感情破裂,便苦口婆心地劝说薄会娟,珍惜夫妻感情,互谅互让。尽管薄会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支柱,但是不要忘记为人妻为人母的身份,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男人最忌讳“女强人”在家强势……半天的劝说,终于有了效果,薄会娟请求追回婴儿喂养,不再要求与丈夫离婚。
看到事情出现了转机,杨丰菊趁热打铁,通知村党支部书记火速带薄会娟丈夫抱上儿子来镇人大“说事儿(调解)”。杨丰菊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薄会娟丈夫的“小家子气”和“小肚鸡肠”,薄会娟丈夫同意夫妻和解,并当面向薄会娟再三道歉。
可是,薄会娟的公公婆婆却一时扭不过来劲儿,也不相信儿子媳妇的婚姻,抱着孙子东躲西藏,坚决拒绝交出。薄会娟伤心欲绝。
为了帮助薄会娟早日母子团圆,杨丰菊冒雨往返百余里前往薄会娟婆家,终于在2013年腊月23日使薄会娟母子得以团圆。通过杨丰菊的调解,薄会娟夫妻破镜重圆,其公公婆婆对杨丰菊的真诚帮助感恩戴德,春节前还特地到杨丰菊办公室送上10斤香油,被杨丰菊婉拒。
这一特别的信访调纠案例,春节前后在内乡县方圆百里被传为佳话。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代表眼中无小事,群众再小的事都是代表心中的大事。”这是杨丰菊的口头禅。“走!找丰菊去!”也成了乡里乡亲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