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非法学专业出身,却能顺利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并逐渐成为全市法院企业破产方面的法律专家;他时刻牢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宗旨,审理过数百起复杂疑难案件均能做到案结事了,即使在从事企业破产案件审理中也能以公正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企业职工的尊重和信服。他就是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任万富。
任万富1994年从政府系统考入南阳市中级法院工作,先后在办公室、经一庭、民三庭、民四庭工作,由于工作突出,他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自2007年以来还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获得过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政法系统执法先进个人、全市法院集中处理涉诉信访案件工作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
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他独具慧眼,公正决断,所制作的裁判文书多次被评为省级、市级优秀法律文书。
自1994年考入法院工作以来,他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工作机会,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懈的努力使他很快进入角色,成为业务骨干。刚开始从事审判业务,他所办的第一个案件就是省高院两度发回重审的货款纠纷案。该案一方当事人不配合法院审判工作且四处上访告状,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他向领导主动请缨,详细研究案件,依据案情积极研究寻求解决之道。虽然经多次调解未能达成协议,但最终根据精心审理查明的事实依法公正作出判决,并得到省高院的维持,一起多年非正常上访的案件得以成功化解。
法律文书是人民群众与法院工作最直接的接触媒介,任万富坚持认为“精品文书”是国家法律公平、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权威的有力体现,更是检验法官责任高低的最基本标准。因此不论案件难易,他都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增强裁判文书说理的针对性、透彻性,重点围绕案件争议焦点、事实认定、证据采信、裁判理由、法律适用进行详细阐释,真正让判决书的辩法析理得到双方当事人的认可,而他所制作的裁判文书多次被评为省级、市级优秀法律文书。
调解是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最佳途径。做好调解工作,不仅要通晓法律知识,还要具备对调解方法、技巧、民俗民风的研究应用,更涉及心理学方面知识的积累。他在处理案件时,能结合案件事实,找出争议症结,设身处地的为双方着想,寻找平衡点,不厌其烦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力争达到双方均满意的效果。他每年所审结的案件调解、撤诉率都接近40%,而其中的大多数案件都是当事人自觉履行。
审理破产案件,他心里时刻想着企业职工,统筹全局,最大限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我市企业破产案件起步相对较晚,现有案件数为全省四分之一,仅南阳市中级法院就有40多起。这些破产企业可供分配的财产极其有限,大多数已经资不抵债,但却有大批等待安置的职工,同时企业用工情况十分复杂,有占地工、全民工、合同工等多种情况。不同性质的职工有不同的利益需求,而这些利益需求往往互相冲突形成矛盾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集中爆发,轻者互相上访反映问题,重者聚众游行、堵路等,给案件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压力。原本企业破产、失去工作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不同利益群体职工之间长期的猜疑、斗争更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为此任万富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案件审理思路。提前介入指导企业破产,做好广泛宣传争取职工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实施阳光作业,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做到公开透明公正,邀请职工代表对破产工作实施全过程参与,充分发挥其参与权和监督权。在确定职工安置方案时以全局眼光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最终做到企业破得了、职工安得住、社会效果好。2013年10月,我市某机械厂管理人与设备竞卖人在交付拍卖设备时,由于管理人一直未向职工作出解释,一百余名不知情的职工再次进行阻挠,之前已经三次出现此种情况,这次双方矛盾更加激化,随时有可能引发肢体冲突,现场气氛一度十分紧张。得知情况后,任万富冒着遭职工刁难、围困的风险及时赶到现场,走到工人中间,认真倾听职工代表的意见,并做好详细的记录,通过了解情况,找出问题的症结。他真诚地回答职工的质询,解释此次设备交付就是为了更快地进行土地开发,解决无房职工的居住难题。由于不能按时交接,这三年仅留守人员看护所支出的费用就接近设备的价值,而且还要承担违约责任,最终损失的是每一位职工自己的利益。经过耐心说服,他的真诚和公正最终取得职工的理解和信任,该设备得以顺利交接。事后企业老职工王某握着任万富的手激动地说:“以前听说企业破产都是坑害职工,所以职工们都很气愤,守着不让卖企业的设备,从来没有人敢出来解释,今天有法院的法官肯出面来解释清楚,我们就放心了。”
“干事业就不要怕被误解,我也曾被围攻、谩骂过。这说明我的工作做得还不细致,有失误。当我听到更多的职工无比骄傲地说:单位进入破产后,原来拖欠的三金有人交了,欠发的工资补发了,还是依法破产好啊!我释然了,说明我干的工作是对职工、对社会有益的,能为他们服务就算再苦也值了!”这是任万富对自己工作的准确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