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勇 通讯员 王 彬
“微直播”里看庭审,“天平南阳”里来投诉……市中院通过微博、微信等“微”平台,打造出了一个司法公开、为民服务的大平台,得到一片“点赞”声。
想了解案件审理
就看“微直播”
“这种审判方法合民意、贴民心、接地气,转了,赞一个!”不久前,网友“土鳖爱兔兔”通过南阳中院新浪官方微博对市中级法院正在微直播的一起案件这样评价。
这天上午,镇平县法院安子营法庭到该县彭营乡范庄村,对一起涉及留守儿童的健康权纠纷案进行巡回审判。南阳中院微直播团队得到消息后,与巡回法庭同行来到范庄村。从法庭布置到庭审调查、从原告起诉到被告答辩、从法庭调解到当庭兑付……,整个微直播过程共发布微博15条、图片18幅,生动地展示了庭审的整个进展过程。当天,整个直播过程共引起网友转发427条,收到点赞1071次、评论141条。
据了解,像这样的微直播活动市中院今年共进行了13次。自2010年市中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起,该院就坚持把司法公开放到突出位置。通过全面实行裁判文书上网,积极推行网络庭审直播,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2012年,市中院先后开通了新浪、腾讯、人民和新华四个官方微博。
想与法院互动
就关注“天平南阳”
2013年7月份南阳中院又利用手机这一新兴媒体,开通了手机报和“天平南阳”官方微信(二维码如下),随时发布南阳法院的重点工作部署、审执新成效及国家最新法律法规和重大司法创新举措,市民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通过微信与市中院实现便捷互动。
“没想到在微信上的一条投诉举报,居然这么快解决了问题,以后有啥问题上微信就行。”6月4日,当市中院微平台管理人员对家住市郊的刘先生进行电话回访时,刘先生高兴地说。5月底,刘先生通过“天平南阳”微信平台的投诉举报栏目反映自己的案件庭审不规范,存在程序违法。工作人员接到举报后,及时与被反映法院联系,并要求进行核实处理。该法院查明情况后,对存在程序不规范的法庭进行了批评整顿,并要求重新组成合议庭对该案进行审理。
为方便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今年4月份,市中院结合群众的关注情况,对“天平南阳”官方微信平台进行了改造升级,增设了预约法官、审判信息查询、裁判文书查询、申诉信访预约、网民心声、投诉举报、记者沙龙等15个子栏目,群众有需求可即时与平台管理人员进行在线互动,工作人员将根据群众的需求第一时间分转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处理。至目前,该平台共在线解答法律咨询62次,受理投诉举报5起,全部予以处理。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