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唐河法院以调解年活动为契机,结合南阳市中院提出的开展调解能手竞赛、零判决竞赛及评选优秀裁判文书(含调解书)和优秀庭审笔录的“两赛两评”活动,始终把调解作为办案首选,多策并举,力促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实现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截止目前,桐寨铺、张店、大河屯、昝岗四个中心法庭所审理的案件,调解、撤诉率均保持100%,无一判决形式结案,实现了审理案件“零判决”。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在调解年活动开展过程中,院长宋涛对“零判决”法庭作了特别强调,主管民事副院长田莉明确了争创“零判决”法庭的具体要求,各法庭都认识到,实现法庭审理案件“零判决”,是法庭工作的较高目标追求,是检验调解年活动实际效果的具体标志,因此,各法庭都制订了相应计划,相互展开竞赛。
二、研究对策,注重落实。一是帮助基层组织建立健全民调组织网络,实现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的对接,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调解,构筑社会调解大格局;二是积极推行立案预登记制度,借助社会力量,通过法庭指导,把社会矛盾解决在诉讼程序之外;三是对已受理的疑难、复杂案件,适时运用梯次调解法,即承办人员、合议庭、庭长、院长逐级参与调解,集中力量研究调解对策,最终通过调解有效地化解矛盾;四是因案制宜,量体裁衣,对不同案件制定有针对性的调解策略,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攻坚克难,不调解结案决不放弃。
三、讲究调解艺术,保证调解效果。该院在调解中注重研究调解艺术,运用行之有效的四步调解法,即认真梳理原告请求,正确分析当事人意见分歧,准确把握调解切入点,有的放矢制作调解方案,将调解贯穿于办案的每个环节,大大提高了调解成功率。在调解时坚持“四心”,即对待当事人“热心、诚心、耐心、关心”,用真诚和爱心打动当事人。充分利用五种调解渠道,即利用诉讼代理人,促成调解;利用近亲属,迂回调解;利用有威信人帮助调解;利用利害关系人侧面调解;利用社会力量协助调解。五种调解渠道相互配合,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保证了调解的成效。在调解中注重运用三种策略,即激化案件冷处理,亲情案件巧疏导,钉子案件携手调。这些调解方法和策略的综合运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些多年上访的疑难案件最终也以调解方式结案,实现了案结事了。如原告秦德山诉秦德树为排除妨碍纠纷一案,历经三个行政处理决定,两次行政判决,二次民事裁判,仍然悬而未决,不仅如此,原被告均为给自己争取主动,给处理机关施加压力,多次上访至市委、省政府。该案发回重审后,宋涛院长和主管民事的副院长田莉冒着酷暑,亲自到大河屯镇政府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在合议庭努力下,后经镇土地所、当事人近亲属参与,亲情感化,历经12个调解回合,最终使纷争吵闹了15年的邻里纠纷得到了彻底解决,双方握手言和。
四、发挥本庭优势,调解各具特色。桐寨铺中心法庭发挥女法官工作耐心细腻更容易和女性当事人沟通的特点,善于找出调解的突破口,在婚姻家庭案件中,较好的保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大河屯法庭在案件的处理上注重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在调解中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昝岗、张店中心法庭发挥在基层工作时间较长的法官多的优势,善于结合乡土民情、风俗习惯进行调解,处理结果双方当事人更容易接受。
五、定期总结,保持态势。院内组织各中心法庭庭长每月召开一次调解工作座谈会,汇报工作进展,交流调解经验,增进调解艺术,理清下一步工作思路,防止出现畏难厌战情绪,以此激发活力,增强动力,保持争创“零判决”法庭的良好态势。
四个人民法庭实现审理案件零判决,为其他业务庭调解工作的开展树立了榜样,更加坚定了大家做好调解工作的决心,也进一步促进了调解年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较好示范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