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巡回审案——

《南阳晚报》:山乡小法庭 护航大工程

发布时间:2015-09-10 08:45:58


    本报记者 王付栓 通讯员 王玉信

    仅有3个人的小法庭,用什么秘诀护航国家重点工程?西峡县法院西坪法庭面对国家重点工程“三淅”(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在该辖区的施工,敢于担当,主动服务,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赢得一片赞誉。

    “三淅”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有万名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屡有发生。2012年该工程开工以来,西坪法庭组织法官巡回审判,旨在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将法律知识传输给农民工。

    2014年,正在“三淅”高速公路建设工地进行架线作业的司某,因一个螺丝松动,导致电线突然脱钩,司某从高空掉了下来,踝骨被摔骨折,虽经治疗,但最终残疾。司某出院后,通过中间人多次和业主单位协商,没有达成赔偿协议。无奈,司某将业主单位告到法院。西坪法庭及时进行前期调查,并把法庭设在工地上。经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赔偿协议。通过案件的审理,施工过程的人身伤亡事故较之前明显减少。

    该法庭针对“三淅”高速公路建设施工人员多,容易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特点,派人到业主单位召开座谈会,督促业主单位对各个公共项目进行一个监督,确保不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他们还加强与各施工项目部的沟通,对已经出现的以支付农民工工资形式套取工程款的现象进行有效预警,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项目部有效甄别,以确保将农民工工资及时、全额发放。对涉及农民工案件,法庭建立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充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013年以来,西坪法庭受理案件357件、审结342件,达到无错案、无改判、无发回重审、无上访缠诉、无超审限,赢得了服务对象的称赞。

责任编辑:张森    

文章出处:2015年09月10日《南阳晚报》第W10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