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一次25分钟的庭审

发布时间:2015-09-21 10:32:36



    本报讯 (记者吕文杰)从开庭到宣布结果,只用了25分钟。9月16日,邓州市法院启动小额诉讼机制,为一起简单的借贷纠纷一锤定音。

    当天,邓州市法院审理的是一起5000元的债务纠纷。邓州市都司镇的汤某于2007年向康某借款5000元钱,并写有欠条,可是迟迟不还。今年8月份,康某将汤某告到了法院。

    上午10时10分,邓州市法院用小额诉讼程序对此案进行审理。此次开庭启用小额诉讼机制,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双方对欠款事实都没有任何异议,而且也没有新的证据提交,所以案件很快就进入了调解环节。经过法官的庭上调解,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被告汤某承诺在明年1月1日前将欠款全部还清。随后,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这时时针才指到10时35分,整个庭审只用了25分钟。

    原告代理人庭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非常欢迎这种诉讼程序,速度快,原被告双方都省事。

    观摩此次庭审的市中院立案一庭副庭长赵晓剑告诉记者,小额诉讼程序是指基层法院和其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标的额1.5万元以下(含1.5万元)的民事案件适用的诉讼程序,并且实行“一审终审”制。今后,南阳两级法院将进一步加大该制度的适用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做到“应适尽适”。

    上图为庭审现场。

    本报记者 吕文杰 摄

责任编辑:张森    

文章出处:2015年09月21日《南阳日报》第A7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