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 承诺是金 落实为重 ——市中级法院执法为民践诺纪实

发布时间:2016-01-25 08:20:39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本报记者 王淼 通讯员 王彬

    “全市法院将着力在服务全市大局上有新作为、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有新作为、在推进司法改革上有新作为、在加强法院队伍建设上有新作为、在深化基层基础建设上有新作为、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上有新作为,努力为南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去年两会上,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庞景玉在报告法院工作时,曾这样庄重承诺。

    过去的一年,市中级法院承诺落实的成效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日前到该院进行了采访。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人民法院的永恒主题,人民法院必须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倾力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倾力服务好社会和谐稳定,倾力服务好人民安居乐业。”采访过程中,庞景玉多次强调。

    2015年,全市两级法院围绕市委、市政府反恐维稳重点,共审结涉恐涉爆、涉黑涉恶、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419案568人,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473人。依法审结非法吸储、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28案57人,涉案金额13.2亿元。审结“两抢一盗”、危险驾驶、危害食品安全、毒品犯罪等3456案4401人,用司法的力量切实维护了全市社会平安稳定。制定《优化企业发展法治环境十条意见》,组织两级法院干警2400多人次走访全市骨干企业436家,妥善处理涉企纠纷1847件。依法审结著作权纠纷、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案件126件,用司法的力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出台意见,指导库区、干渠沿线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保护合议庭,审结相关案件568件,依法惩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审结盗伐滥伐林木、破坏耕地、污染环境等犯罪198案282人,筑牢“保水质、护运行”司法屏障,用司法力量助力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强化执行威慑机制,在媒体集中曝光失信人“黑名单”3559人次,依法限制167人乘坐飞机动车、入住星级宾馆、购房置业等高消费行为,协调银信、房管、土地等部门网上查控财产1.9亿元,联合公安、检察等部门出台文件,严厉打击拒执犯罪,346名“老赖”被移送立案侦查,22人被追究刑事责任,485人被司法拘留,用司法的力量推进诚信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实现。

    全年共办结各类案件64145件,同比上升21.1%。其中,刑事案件7628件,民事案件43994件,行政案件2278件,执行案件9515件,减刑假释案件730件。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全市两级法院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

    在推进司法公开,落实司法民主方面,全市法院网上公开裁判文书54938份,网络直播庭审2443件,网上拍卖涉执财物169件3.88亿元,召开新闻发布会36次,积极回应社会对法院的期待和关切;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超量完成人民陪审员数量“三倍增”计划,全市人民陪审员达3053人,参审案件15722件,通过改革,更加彰显司法公平公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释放的红利。

    在队伍建设方面,全市法院认真开展好“三亮三评”专题教育,深入查摆5个方面的不严不实问题,结合实际制定整改制度5项。落实市委作风建设“四句话”要求,深入开展“一改双优”、懒政怠政整治等活动,组织工作纪律、庭审礼仪、警车管理等专项督查26次,对36名违规违纪人员在全市法院通报。成立3个巡察组专项巡察基层法院落实“两个责任”等情况,狠抓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坚持主动查处,整合两级法院监察力量,采取联合办案、交叉办案等形式,按照“一岗双责”、“一案双查”要求,从严追究责任人及相关领导的责任,党政纪处理5案6人,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教育惩戒举措,有效保障了队伍的稳定,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5年,全市两级法院始终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之下,积极协助市人大专项视察全市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开展“民事执行工作专项整改”活动,认真整改执行力量薄弱、程序不够规范、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健全完善法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对联络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重大案件庭审235人次,见证疑难案件执行42人次,参与重要工作督查215人次,2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72件。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送手机报,寄送工作专报6期7620份。通过召开座谈会、登门走访等形式,积极征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对去年市两会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实行承办责任制,修订完善代表委员关注案件办理流程,对代表委员关注的32件案件专人跟踪督办,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办理率和代表满意率均为100%。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和压力会更重,我们将继续围绕市委工作大局,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狠抓执法办案和自身建设,稳妥推进司法改革,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为南阳经济保持较高速增长,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采访结束时,庞景玉如是说。

                                           为言出必行点赞

                                                法治

    穆为民书记曾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团结凝聚战斗力、敬畏规矩树形象、忠诚担当事上见、落实见效真本事。”四句话,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市中级法院言出必行的做法所表现的正是对“忠诚担当事上见”和“落实见效真本事”的最好诠释和落实。应该为法院这种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点赞。

    言出必行是一种品行、一种精神,更是一份坚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特别是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有诚实守信、言出必行的品格,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争得群众的支持,得到群众的拥护。“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说到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多、更好,这需要有一种“钉钉子”的韧劲儿,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持。全市法院连续7年“帮农民工讨薪”,连续7年制作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所体现的正是对职责的坚守、对为民的坚持。

    言出必行是一种责任、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担当。人民法院向人大报告工作是法律规定的职责。市中级法院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在两会上,作出承诺并一以贯之去落实好、执行好,这充分体现了对人大的尊重、对代表的尊重、对全市人民的尊重,表明其自觉接受监督的态度。同时,这也一种担当。新的时期,发展需要担当,稳定需要担当,改革攻坚需要担当。“十三五”规划已经铺就,我们要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善于成事,用行动来证明对党、对人民的忠诚,用效果来检验对职责、对事业的担当。

    言出必行是一种气魄、一种勇气,更是一份自信。通过翻阅去年全市法院的工作,不难发现法院的各项工作不仅紧扣承诺而为,而且在服务大局、落实为民、司法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做法务实、措施得力、成效明显。整肃队伍不护短、不避丑;落实公开不遮掩、不藏掖;推进改革敢碰硬、有魄力。也正是具有这种为民务实的作风、重干敬业的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情怀,才会具备这种言出必行的勇气,拥有这种敢于承诺的自信。

责任编辑:赵 娜    

文章出处:2016年1月25日《南阳日报》A5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