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娅:把充实的爱放得更大

发布时间:2016-03-08 08:21:17


    □记者井春冉

    听说记者要采访典型女法官,南阳市中院宣传处的王彬大力推荐了南阳市卧龙区法院的牛娅。王彬说:“她2014年被评为全市优秀法官并获得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2月份,被评为南阳市第二届十佳法官。除此之外,她还是一名军嫂。”

    164、146、156,这三个数字分别是牛娅作为法官2013、2014、2015年的结案数量。

    这样的数字对法官而言是个什么概念?又是怎样的一个工作强度呢?王彬算了一笔账,全年有大概250个工作日,按办结160个案件计算,平均每1.5天就要结一个案。由于没有法官助理,书记员数量也有限,法官除了开庭、会见当事人、调解和制作裁判文书之外,还要送达、订卷、网上填写案件信息、归档,这些工作加起来,办结一起案件平均需要大约15个小时。也就是说,如果牛娅正常放假、休假、过周末的话,那么她每天至少需要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现实往往远比计算更复杂,有时当事人过来,一说起案情就是半天,她只能放弃部分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更是常态。

    “牛娅的丈夫曾是驻宛某部的一名现役军官。作为军嫂,牛娅更加关注部队官兵的训练和生活,在与战士聊天中她得知,这些战士大多来自农村,家里有涉及土地、交通、医疗等方面的法律纠纷,大多不知道该咋处理。于是,她便萌生了建立法院与部队的常态化联系,定期组织法官为军人解答法律疑问的想法。

    她和丈夫分头行动,并得到了双方领导的肯定与支持。最终,卧龙区法院与驻宛某部达成了合作共建意向,法院每年定期组织刑事、民事和行政审判法官到部队开展“送法进军营”、“在军营开庭”和“法官国防日”、“八一共建晚会”等活动,不仅为军人普法,还使法官感受了军事化教育,达到了共赢共促进的效果。

    牛娅本人也经常利用到部队看望丈夫的机会,主动与战士谈心,帮助他们化解生活、家庭、学习,甚至婚恋方面遇到的问题。部队首长称赞她是“编外教导员”,战士觉得称呼她嫂子太远了,就干脆叫她“知心牛姐”,都愿意把心里话告诉她。

    工作之余,牛娅撰写的多篇部队题材文章被《军嫂》等杂志刊发,她还多次为部队的文艺会演创作小品,以抗震救灾为背景的小品《等你回家》、以一等功臣尹利堂为原型的微电影剧本《军人本色》、工作随笔《法官的价值》、纪实散文《情归何处》等均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责任编辑:赵 娜    

文章出处:2016年3月18日《河南法制报》7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