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南阳日报-?��阳网
我是一名西峡县法院的陪审员,最近参加了一起法庭的陪审案。这起老人要求看望孙子的棘手案件,在法庭干警和我的共同努力下终获调解成功。平息了纠纷,双方当事人都满意,我感到很欣慰。
年过七旬的山区农民刘老汉有一个孙子刘某某,刘某某从小长得虎头虎脑,每当看到爷爷奶奶就要上前拥抱,刘老汉及老伴对这个孙子特别喜爱。然而,刘老汉的儿子和儿媳李某却因为性格不和,经常争吵,于几年前离了婚,孙子由李某抚养,刘老汉的儿子每月给300元抚养费。2015年3月,李某再婚。刘某某7岁上小学后,刘老汉和老伴不间断地到学校看望自己的孙子,每次去都会给孙子买些吃的、穿的或学习用品,时间长了就引起了李某的不满。李某以刘老汉夫妇影响孩子上学为由拒绝两位老人看望。在看望心切整天见不到孙子的情况下,刘老汉一纸诉状将李某告到了法院,诉请得到探望权。
在本案的审理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刘老汉夫妇作为刘某某的爷爷奶奶,探望孙子是人之常情。另一种意见认为,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只有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刘老汉夫妇只是刘某某的爷爷奶奶,没有探望孙子的权利,他们探望孙子侵犯了李某的监护权。但我们在商议此案时,考虑到如果强行按照法律规定判决会伤害老人的感情,还会引发矛盾进一步升级,所以此案还需从情理法同时入手进行调解。
休庭后,我开始给双方做工作。我问起刘某某的母亲李某不让两个老人看望孩子的缘由,她说是因为刘老汉夫妇每次看望孩子都会带去大量的垃圾食品,孩子吃后食欲不振,经常厌食,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两个老人看望孙子的频率也有些高,常去学校影响孩子专心学习。我首先肯定李某的考虑确实很周到,是为了孩子负责。接着,我开导李某,孩子的爷爷奶奶心肠是好的,他们喜欢自己的孙子,对孩子有感情才会这样对待孩子,希望李某能够理解老人爱孙子的心情。看到李某对刘老汉夫妇看望孩子不再坚决抵制后,我问李某:“觉得多长时间让两位老人去看望一次孙子合适?”李某想了想回答:“孩子放假的时候他们去看望就行。”我尝试着问:“那就每周的星期天去看望一次,行吗?”李某点头同意。李某的工作做通了,我松了一小口气,又回头给刘老汉夫妇做工作。我耐心地告诉他们:“按照法律规定,你们二老是没有权利看望孙子的,但出于民情、民风和我国老传统留下来的俗约,尤其从你们对孙子的感情来说,看望孙子是人之常情,李某也理解。但你们别去太勤了,去得多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而且给孩子购买零食,不要买那些对身体不好的食品。以后想去看孙子了,咱尽量别买或少买零食,只要这些都能做到,李某同意你们前去看望,每周过星期天的时候去看望一次,你们看咋样?”刘老汉夫妇一听,当即保证:“只要让俺们看望孙子,俺们都答应。”就这样,一起老人看望孙子引发的纠纷案在庭外调解成功了。下午1点多,两位老人拿着盖有法院鲜红大印的调解书,满意地走出了法庭,我和其他两位干警也为当事人心愿实现而由衷地开心。
(西峡县法院陪审员 裴玉杰 口述/ 王玉信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