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通力协作 攻坚克难

——全市两级法院认真破解执行难成绩回眸

发布时间:2016-06-06 08:48:23



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为我市农民工发放执行款


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庞景玉发放执行款


市中级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丁建民深入执行现场指挥

    本报记者 吕文杰 近年来,我市各级法院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协同作战,认真破解执行难这一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人们戏称难执行的判决文书,是给当事人打了“白条”。但随着这几年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们看到,我市各级法院在“执行”方面出台了很多措施,过去的“执行难”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加大惩戒失信力度 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7月出台《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来,不断推进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加强与公安、铁路、民航、银行、工商等部门单位合作,不断拓展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信用惩戒的范围和深度,在出行、投资、置业、消费、网络等各领域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最大限度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生存和活动空间。 失信是最大的破产。自2014年12月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移送公安机关追究被执行人刑事责任159案166人,法院已做出判决23案30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196案339人,公安机关协助拘留27案31人。其中26名被执行人在移送公安机关过程中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49名被执行人在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后全部履行了义务。纳入黑名单成常态 “纳入名单是常态,不纳入名单是例外”。在去年7月份的“失信人黑名单”制度修改后,全市两级法院已将8449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 2015年7月份,市中级法院执行局局长召开新闻发布会时通报了最高法院关于新的黑名单制度修改方案。 此次修改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后凡是逾期不履行执行义务、抗拒执行等符合法定条件的失信被执行人都一律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个别不具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需要出具相关证明才能避免纳入该名单库。 同时还新增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内容,除禁止搭乘飞机、火车软卧、轮船头等舱和二等舱以外,还对G开头的动车组进行了消费限制,并且改变拒执罪案件的审理程序,今后该类型案件法院可以按照自诉程序进行追诉。 此外市中级法院还通过微博、微信、街头电子大屏、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载体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曝光,对这些老赖予以信用惩戒,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迫使他们主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便民司法网上拍卖 网络司法拍卖工作,是今年省高级法院强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两年前,我市的司法拍卖还停留在法院委托拍卖公司寄卖执行财物的阶段。通过两年的摸索,我市率先通过淘宝网试水建立“司法拍卖”平台,实现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竞买人三方在两级法院的监督下良性交接。 至目前,南阳全市法院共上传拍品101件,评估价值2.7909亿元,其中39件拍品已顺利成交,成交金额4801万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260余万元。司法网拍工作实现了规范化运作。有效切断了“法槌”与“拍卖槌”之间的利益链条,使拍卖活动全程在阳光下进行,避免了传统拍卖佣金高、成交率低、溢价率低的弊端,最大限度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既合民意又彰显法院执法的公开、公正、公平。

    适时开展专项活动 2010年以来,在省高院的安排部署下,市中级法院先后开展了7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专项活动,并建立涉民生案件执行的常态化、随时性、优先性工作机制。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积案专项清理行动并构建定期通报等长效机制,彰显了党政机关带头尊法守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开展打击拒执罪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部分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抗拒执行、阻碍执行甚至暴力抗法等不良现象。 在去年12月10日上午,省高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冒着严寒到市中级人民法院给农民工发放工资执行款1000余万元,赢得了社会的一片好评。 而在基层法院,院长带头审理涉农民工讨薪案件,努力帮助农民工及时讨回劳动报酬,如新野法院针对排查出的7件涉民生重大疑难未结执行案件,通过加大对重大疑难执行案件的领导、协调、救助力度,目前已执结涉民生重大疑难案件4件,到位标的67.36万元,已全部兑付,及时化解大量信访隐患。

    联合执法形成合力 执行中,市中级法院重点抓好财产调查、控制、处置措施节点的落实,运用悬赏、公布失信人名单、追究拒执罪等执行手段,强力攻坚,切实提高了案件执结率和标的款到位率,并且建立了严格协作机制,多个基层法院联合执行的数量明显提升。 去年4月30日上午,由南阳中院联合卧龙区法院,并调集宛城﹑邓州等县市区司法警察共计260余人的执行队伍,对原告南阳市宝利置业有限公司与被告南阳市康洁化工有限公司一案的强制执行;在唐河县,由市中级法院发起,7家基层法院又再次联合出动160余名法警对该县某面粉厂进行强制执行。 敢于拘留,敢于移送,相互配合。近年来,全市法院定期开展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专项行动,出动百名以上干警联合执法就有5次。执法活动保持公开透明,执行时还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去年7月,市中级法院还接受湖南长沙岳麓区法院的请求,调集70余人、执行车辆6部,协助执行扣押价值1400余万元的财产,受到兄弟法院的好评,申请执行公司专门送来“匡扶正义,司法为民”锦旗表达谢意。而这件事,还在南宁召开的全国执行工作会议上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的点名表扬。对失信人网络查控 市中级法院把网络查控工作放在执行工作的重要位置,依托于最高人民法院的查控协作体系,目前已与多家银行部门单位完成了网络查控对接,实现对被执行人在全国范围内的银行存款(包括网络银行)、证券、人民币结算账户和银行卡消费记录等信息的查询和部分控制。 至目前,依托最高院及省院建立的与国内多家银行的查控协作体系,南阳两级法院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查控系统查控被执行人存款。今年以来,南阳两级法院已向银行发送查询请求81420次,收到反馈20812次,涉及1304案,涉案标的总金额23.9亿元,运用银行反馈结果冻结、扣划银行存款9000余万元,实现了对被执行人财产的高效查控。

    微信接受举报线索 作为全省中级法院首个开通执行局官方微信平台,除发布基本执行信息外,微信订阅号进一步丰富扩大了执行公开的事项范围,对执行风险提示、业务办理规程、工作动态等重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布,并探索通过微信平台接访答疑,开展互动,促进执行公开。 执行当事人还可通过微信订阅号的执行信箱直接进行执行线索举报或留言,也可以直接联系我院执行局。依托自媒体即时、交互、便捷的优势,当事人及社会公众了解执行信息的渠道更加直接,法院执行机构民意获取和反馈的速度也更加便捷。

责任编辑: 赵 娜    

文章出处:2016年6月6日《南阳日报》A5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