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互联网+”打造智慧法院 ——市中级法院信息化建设侧记

发布时间:2016-06-20 09:22:14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阳网

    通讯员 王彬 朱朝宏 南阳市中级法院(以下简称南阳中院)根据全国、全省法院和市委相关会议精神,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初步建成了以审判业务管理系统和科技法庭系统为核心,结合其他自动化办公应用为辅助的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全市法院视频集控系统,“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智慧法院”的大步建设。集约化:

    开会不用来回跑 “像这样的会议,搁在前几年,需要分管领导先到中院开,之后再在县法院开会安排布置,费时费力不说,还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对会议精神的落实。”2015年11月4日,镇平县法院副院长张辛参加完当天的全市法院视频会后这样说。 南阳两级法院先后投入资金对两级法院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和四级专网系统进行改造升级,要求所有教育活动、工作安排、业务培训、经验介绍等能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召开的,尽可能不开现场会,确需召开现场会的,也在参会人员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其他人员仍要通过视频系统收听收看,最大限度节约会议成本,最高效率传达上级安排部署,实现了两级法院信息传递的互联互通,确保各项工作在传达落实过程中不打折扣。   南阳中院行政装备处处长王军介绍说,目前全市13个基层法院101个人民法庭,已全部完成四级专网建设,实现了两级法院之间视频、语音、数据的三网合一。去年8月份,南阳中院还对专网进行了升级改造。   据了解,近三年来南阳中院共通过视频系统召开会议、举办活动、开展培训37场次,减少往来参会1950余人次,直接节约公车运行、参会食宿等经费开支21万余元,工作安排流转时间节约了60%以上,业务培训效率提升了70%左右,信息化让全市法院尝到了“甜头”。

    信息化:

    办公办案更便捷   “新收多少,旧存多少,结案多少,哪个案件该开庭了,哪个案件到期了,所有事情一目了然,随时还有信息推送提醒,既方便又实用。”6月13日,南阳中院民二庭审判员赵琳一边拿着手机,一边笑呵呵地说。   今年元月份,南阳中院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方便司法政务管理和法官办案,委托联通公司开发了贴合法院工作的审务通APP软件系统,并将该软件下载到全体工作人员的手机中,实现了及时、便捷、快速地完成案件基本信息查询、案件审限提醒、排期开庭信息、案件审批、移动审判、移动信息查询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法官办案。   不仅如此,该信息平台还依托移动无线网络,通过与法院日常办案、办公、内部网站等系统紧密结合,为干警提供便携综合应用服务,干警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手机随时随地获知院内资讯、业务提醒、办案情况预警、院内通讯录等信息,打破了法院内部信息服务的空间、地域限制,将内网办案、办公自动化等应有系统延伸到了移动终端。 南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庞景玉谈到开发审务通APP的初衷时说,向新科技要生产力,向新技术要效率,实践证明,我们的这部分投入是值得的。 程控化:

    规避执行跑不掉 2014年8月份,家住市区的陈某和个体户杨某为合同纠纷,被法院判决支付违约金五万元。判决生效后,陈某迟迟不愿履行法院判决,并乘机将名下财产转走,欲逃避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依法将陈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015年10月份,陈某打算扩大经营,先是到工商部门更换营业执照遭拒,后准备外出洽谈生意,乘坐飞机又遭拒。再后来,眼瞅着一单效益可观的生意,还不能在银行贷款做前期垫资,陈某彻底急了,主动到法院还了钱。 据了解,为破解执行难题,南阳中院在执行信息化建设方面下了大功夫。建成了全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和执行联动数据查询系统,同多家银行合作,实现了“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功能,同公安、工商、土地、房管、民航、铁路等多部门合作,报备失信人名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挤压“老赖”的生存生活空间。同时,投资建成远程视频指挥调度系统,通过执行人员配备的专业手持终端,对外出保全、现场执行、应急突发、联合行动等进行实时指挥调度,实现对失信人的全程布控,保障执行案件的顺利有效执结。   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受理查询申请81420条,涉及执行案件1304件,金额23亿元。同时,将8249名老赖账户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依法成功限制167人次出境、乘坐飞机动车、入住星级宾馆、购房置业等,协调房管、土地等部门网上查控财产1.9亿元,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让规避执行人“跑不掉”。

责任编辑: 赵 娜    

文章出处:2016年6月20日《南阳日报》A5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