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王馨:一个“农民工”代表的三重专注

发布时间:2016-06-21 08:53:34


    王彬 李晴

     “我自身是一名‘农民工’,要坚持为农民工代言。”全国人大代表、新野鼎泰电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馨在谈到自己时说的最多的是这句话。王馨说,作为人大代表首先要专注本职工作,这是干好其他事的基础;其次要专注代表职责,绝不能辜负选民的期待;第三要专注公平正义社会建设,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专注企业:

    诚信经营赢得员工社会信赖

    2014年以来,面对国际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制造行业整体不景气的严峻形势,“打工妹”出身的王馨凭借自身坚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性格,和公司职工一起,投入巨额研发费用,破釜沉舟向创新要效益,由新野鼎泰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微钻针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撕开了技术创新创造高效益的一个口子。2015年,新野鼎泰公司年产值突破1.7亿元,同比增长12%,向国家上缴税收1050万元,同比增长17%,成功化危为机,跻身全球PCB微钻领域前五强。

    “公司能够逆势实现高增长,功劳都是大家伙儿的,我自己其实没啥贡献。”采访中,王馨谦虚地笑着说。

    其实,全体职工在关键时刻选择和王馨站在一起,完全是出于对王馨真诚待人的信赖。

    在王馨的公司,有很多对“夫妻工人”,穷苦人出身的王馨深知大家的苦衷,在公司专门腾出夫妻宿舍,让他们“安家”。每年给职工一定时间的回乡探亲假,为前来探望的职工家属免费提供食宿等等,这些做法都有效凝聚了人心,关键时候大家自然愿意为公司付出。

    前年,一名工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不慎将手指伸进机器划伤。王馨不顾企业损失,立马下令全工厂停止生产,直到所有机器都安装上感应器,手伸进设备,设备便自动停止。

    “效益是以安全为前提的,如果不能保证职工的安全,企业创造再多的效益都等于零,甚至是负数。”事发后,王馨内疚地说。

    凭借着这份真诚,王馨不仅得到了员工的尊重,更赢得了社会的认可。2014年以来,新野鼎泰公司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南阳市重点工程建设竞赛先进单位,公司的微钻产品还被授予南阳市市长质量奖。鉴于公司在微钻领域为中国民族企业所做的贡献,2016年,新野鼎泰公司被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PCA)推选为协会副理事长单位,王馨当选为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专注履职:

    真情付出为民生问题鼓呼

    熟悉王馨的人都知道,她是改革开放后赴沿海的第一代农村“打工妹”,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农民企业家。“我是一名农民工代表,我将专注于为农民工代言,为农民工兄弟姐妹的正当权益鼓与呼。”2013年,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时,王馨的这句表态至今仍历历在目。

    2013年两会期间,王馨建议制定农民工权益保障法,使农民工可以更便捷地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2014年,王馨建议适时出台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法,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

    今年两会,王馨建议取消高龄农民工累计缴费15年养老保险的门槛。王馨说,调研中代表们发现很多5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迫于生活压力而外出打工。由于他们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和培训,只能从事收入比较低的工作,根本无法连续缴满15年以上的社保,直接导致无法享受到养老待遇,应该引起社会重视。

    王馨关注的都是一些事关群众基本生存权益的民生问题。再比如,她曾建议建立粮食领域节约减损长效机制、通过立法手段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履职近4年来,王馨每年的建议案都会达到六七个,累计30余条,这些建议大多得到了全国人大的重视和相关部委的积极回应。

    “‘民为国本,本固则邦兴’,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表,就应该为人民利益和国家发展多提建议,献计献策。”王馨说,民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事关百姓生存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好了,国家才能富强稳定、长治久安,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专注司改:

    诚挚期待法治明天更美好

    作为人大代表,王馨经常到法院视察调研,也经常参加法院系统开展的邀请监督活动。

    王馨说,通过调研发现,全国法院近年来在推进改革、强化队伍、落实公正、司法为民、确保廉洁等方面都作出了极大努力,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司法文明的进步和司法公信的提升。

    王馨说,拿我所在的河南法院为例,连续7年为农民工讨薪、开展关爱农村“三留守”活动、多次开展打击老赖专项行动等等,不仅在全国创了品牌,更在老百姓心中树了丰碑,既让老百姓“叫好”,又与老百姓“交心”。今年,南阳两级法院专门成立了家事审判合议庭,选拔优秀法官办理家事案件,稳定社会细胞。可以说,法院的这些做法紧紧抓住了民生问题的关键,抓好了社会稳定的关节。

    “只要我们真心、用心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自然会拥护、支持我们。”王馨深有感触地说,我每年大部分时间在新野工作和生活,通过与选民和各阶层接触发现,大家对法院的印象正在不断向好,法院的工作态度、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正在被更多的人关注、理解和认可。拿几个例子可以说明,新野法院在每个村设立法官工作室,“零距离”帮助群众解决矛盾;建立当事人回访制度,电话征询所有当事人对案件承办法官的满意情况;建成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和法治展馆,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等。这些做法一方面有效保证了案件质量,同时也增强了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但是,也确实还存在着影响法院发展的因素。比如说,“案多人少”的问题、个别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问题、干警职级待遇的问题等等,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司法改革的成效将会大打折扣。王馨因此建议,司法改革在做法官员额“减法”的同时,也要做好审判辅助人员的“加法”,让法官尽可能从送达、订卷、打印、归档等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司案件事实的查明和法律条文的适用,专心办出公正合理而且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案件。

责任编辑: 赵 娜    

文章出处:2016年6月18日《人民法院报》07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