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 :请群众全程参与审判工作

——最高院“点赞”西峡司法民主新实践

发布时间:2016-10-10 09:06:08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特约记者 杨文甫 封德

    通 讯 员 李金伟 王晶雅

    “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伴着书记员清脆而响亮的声音,来自西峡县丹水镇、只有初中学历的人民陪审员薛清海走上庄严的审判席。这已经成为西峡县人民法院庭审的新常态。

    2015年4月,西峡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确定为全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一年来,西峡县通过全民“海选”,锁定了一批阅历丰富的人民陪审员;通过随机抽选,有效避免了庭审人工干预;通过创新管理,建立梯次奖惩激励机制,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西峡模式”。6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试点中期报告中,对西峡县法院选任人民陪审员“不重学历重阅历”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全民“海选”,不唯学历重阅历

    已经年过六旬的王海成是西峡县回车镇土当子岭村支部书记,在年龄和学历上并不符合此次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中的要求。“我们根据县域实际,将一些社会阅历丰富、熟悉社情民意、热衷参与基层巡回法庭的老干部、老同志,吸纳到人民陪审员队伍中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案件审理和调解当中去。”西峡县人民法院院长赵曙君介绍,在这次改革试点中,该县破格将10名像王海成一样,达不到学历要求,但德高望重的老同志选进了人民陪审员队伍。

    不仅如此,该县还尝试把人民陪审员中长期从事基层民调工作的村组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集中起来,建立40余人的“家事邻里纠纷”案件专业人民陪审员库,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让他们参与陪审。今年以来,西峡县婚姻家庭、抚养赡养和相邻关系纠纷案件调撤率达到了72%。

    为了能够实现人民陪审员均衡分布、就近参审,西峡按照法庭管辖区域和案件数量分区建库、分区抽选,每个法庭建立不少于30人的法庭人民陪审员信息库,构建了总数达2万多人的人民陪审员候选人基础信息库。

    随机抽选,杜绝陪审“专业户”

    “以前我一年要参加二三十起案件陪审,今年才接到了三次通知。”李军伟是2013年任命的人民陪审员,改革后参加庭审少了让他有点儿“失落”。但改革后的变化却让李军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更加珍惜难得的庭审机会。

    为了能够落实随机选任,西峡县建立了人民陪审员信息管理

    平台,抽选工作由系统自动随机产生,有效避免了人工干预。按照规定,每名人民陪审员每年参与审理案件不得超过20件,杜绝陪审“专业户”。

    “承办法官会将案件事实部分的争议焦点转换成具体的小问题,以表格形式给我们,庭审发问和评议都将围绕列表问题进行。”

    “案件事实问题列表制度”是西峡县人民法院新的尝试。西峡县人民法院少审庭庭长张让江介绍,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分割开来,陪审员不再担心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不足而不敢发言,陪审员从普通群众的社会经验和道德良知来判断事实问题,陪审不但不再成为“陪衬”,而且能够给予审判长更多的启发。

    机制保障,梯次奖惩激活力

    “陪而不审”、“审而不议”是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陪审员的庭审作用,该县一是强化履职责任感。为全体人民陪审员统一制作了胸卡,公示陪审职责、陪审权限和陪审纪律。二是组织新当选的人民陪审员进行岗前培训,为每名人民陪审员发放培训读本,订阅《人民法院报》,让人民陪审员熟知基本的权利义务、审判程序和行为规范。要求陪审员履行职务时必须挂牌上岗,接受监督。三是创新奖惩激励机制,结合人民陪审员信息管理系统的评价体系,出台《人民陪审员奖惩办法》,提高陪审案件补助标准,出台了“屏蔽使用”等警示制度和退出机制,形成涵盖履职保障、屏蔽警示和退出惩戒为一体的梯次奖惩规定。

    去年以来,已先后对违反规定的6名人民陪审员进行屏蔽使用1年的警示措施,对3名符合退出条件的人民陪审员依法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免除职务。

    截至今年8月,西峡县聘任的400名人民陪审员参审各类案件800多件,适用大陪审模式开庭审理各类案件40起,大陪审上诉的案件无一发回、改判。

责任编辑:赵 娜     

文章出处:2016年10月10日《南阳日报》A5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