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监督加支持 司法焕活力

——市中级法院自觉接受监督实现良性互动

发布时间:2016-10-25 16:24:41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通讯员 赵森 王彬

    “我们要通过虚心接受人大常委会的‘把脉’和‘挑刺’,找准制约提升的‘病灶’,拔除影响发展的‘病根’,推进全市法院各项工作不断向好。”市中级法院院长庞景玉经常要求全市法院要正确看待人大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监督。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自觉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和人大常委会监督之下,通过积极对接专项视察,主动邀请旁听案件,因案引入代表调解等举措,实现了监督与被监督的良性互动,取得了支持与被支持的良性发展,推进司法工作焕发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专家“问诊”

    专项视察促提高

    “在座的很多都是行政诉讼领域专家,希望大家多给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把把脉、指指路、建建议,共同助力法治南阳建设。”6月13日-14日,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进行专项视察,在最后的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甲坤建议大家往“稠”处说。在本次的专项视察活动中,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多名大中专院校教授及长期在政法单位、行政机关工作过的“行家”参加,先后对全市4个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进行视察观摩,通过专项视察“诊断”出全市法院行政审判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3个,提出意见建议14条。

    借用人大常委会的专项视察来帮助法院发现不足,找准问题,改进工作是全市法院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又一举措。近年来,全市法院通过开通代表委员关注法院“绿色通道”,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之家”建设,确保让代表委员的监督落到实处;通过联合开展专项调研,对接开展专项视察,邀请开展专项监督等形式,一年一个方面,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全市法院各项工作稳步提升。

    近3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全市法院的民事审判、执行工作和行政审判等工作进行了3次专项视察,相关委室与法院联合开展环境保护、法治建设、青少年维权等专项调研7个,每次专项视察市人大常委会都会专门挑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深律师、行业带头人等进行联合问诊、联合把脉并联合处方,推进南阳法院的行政审判、审判监督、少年审判等多项工作位居全省法院先进位次。

    “挂号”监督

    见证案件树公信

    2015年6月26日,在南阳监狱,市中级法院对5起减刑假释案件进行公开开庭审理。2台摄像机全程网上录播、3名代表委员现场旁听监督、100余名服刑人员台下旁听……公开、公正、规范、严谨是贯穿整个庭审过程的主旋律。

    “无论能否被减刑,我对法院公开、公正的审理和法官认真、负责的态度都表示感谢。”金某在发表最后陈述之后这样说。金某是淅川县某村的原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10年,金某在协助许昌县某移民新村建设安置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砖厂老板回扣款共计3.9万元,案发后,金某主动退还全部赃款。最终,合议庭征询代表委员意见并认真合议后,当庭对该案进行宣判,同意了监狱对金某的减刑建议。

    像金某案件的处理一样,主动“挂号”邀请代表委员旁听案件审理、见证执行活动的方式在全市法院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从2013年起,全市法院对所有社会影响较大、当事人对立情绪激烈、存在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都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到场见证案件的审理执行,通过引入“第三方”的全程监督,不仅有效保证了司法活动的公正,更提升了群众对司法行为的信任。

    “借助人大代表见证司法活动,一方面体现了法院公开的勇气和公正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代表给司法‘背书’,更加坚定群众对司法的信任。”多次参加案件旁听和执行见证活动的省人大代表崔树平评价说。

    近3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共邀请代表委员旁听案件审理、见证执行活动1879件5000余人次,代表委员见证案件的服判息诉率达99.7%,裁判满意率为99.2%,均超过其他案件相关比率的10%以上。

    “因病”施策

    联调联治化纠纷

    家住南召县留山镇的李某和张某是地挨地的邻居。今年4月份,李某在浇菜过程中,冲走了张家堆在地头的土肥,张某要求赔偿,李某认为对方是在讹诈,两家为此互不相让。考虑到双方矛盾分歧较大,又是一起邻里纠纷,法官邀请省人大代表、南召县夕阳红老年公寓理事长李伟参与案件调解工作。调解中,双方都认识李伟,并且都对这个远近闻名的“和事佬”非常敬重,怒气立马降低了一分。李伟见状又从邻里关系的和谐相处等方面入手,耐心说服双方各自退让。见双方有所动心,李伟又从自己兜里掏出50元钱给张某,说是李家的赔偿,张某说啥也不要,并主动承认是自己先说话不客气。李某也连忙说,自己错在先。就这样,两家的关系和好如初。

    “很多基层人大代表,在当地人路清、地头熟、威望高,群众语言丰富、社情民意透彻,如果能让他们参与案件调解,特别是一些家事纠纷和邻里纠纷的调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修复社会关系的和谐大有裨益。”市中级法院院长庞景玉说。

    工作中,市中级法院根据部分人大代表的行业特点和专长,建立多元化矛盾调解代表委员名单库。根据不同案件的不同特点,因案施策,因人施策,试点邀请代表委员参与部分对立情绪激烈、矛盾分歧较大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医疗纠纷、劳资纠纷等案件的调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共邀请代表委员参与案件调解127人次44件,成功调解结案31件,调解率超过70%,是其他同类型案件调解率的近3倍。⑨3

责任编辑:赵 娜     

文章出处:2016年10月25日《南阳日报》A3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