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本报记者 党华 通讯员 王彬 实习生 李云
自2010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按照省高院的统一部署,连续7次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公正高效地办理了一大批欠薪案件。今年11月15日开始,全市两级法院第八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等系列涉农维权活动正式启动。截至12月16日,一个月时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87件,涉及农民工659人,涉案金额4702.38万元;到目前为止结案123件,为284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836.17万元;受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0件,审结10件,11人被依法判处刑罚。
周密部署 推进活动开展
在省高院下发第八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系列涉农维权活动通知后,市中院迅速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院长庞景玉担任组长,下设讨薪维权、三留守、农民工返乡创业维权、执行、宣传五个工作组,形成立案、审判、执行、宣传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基层法院也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专项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目标任务和活动内容。
全市法院对2016年以来所有收案再次进行彻底、全面排查,摸清底子,将涉“拖欠农民工工资”、“三留守”人员维权、农民工返乡创业维权等案件全部纳入台账,民事、刑事、执行案件分别制作台账。两级法院“一把手”亲自参与活动,庞景玉院长多次深入到卧龙、新野等地走访企业和工地,与农民工面对面交流,倾听农民工的呼声,了解农民工的司法需求,并为农民工发放工资执行款120余万元。各基层法院按照中院要求,迅速行动,积极开展工作。桐柏、卧龙、新野等法院先后开展涉农案件执行款集中发放工作。
强化措施 突出权益保障
全市两级法院全部开通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坚持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四快三优先”原则,快速办理涉农案件,全力保护农民工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涉农民事案件,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进行审理,缩短办案周期。对于群体性、敏感性案件,灵活运用调解方法,尽可能以和解方式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依法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当事人减、缓、免交诉讼费用,确保有理无钱的农民工打得起官司。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涉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通过法律咨询、发放农民工权益保护手册等形式,积极服务和保障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强力执行 严惩欠薪犯罪
市中院党组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推动建立了由市委政法委、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等三十个单位共同参与的“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各级各部门支持、配合法院强制执行工作的格局,凝聚强大的执行合力。健全网络财产查控机制,完成对全市不动产查控的硬件对接,确保欠薪老赖无处遁形。从严惩戒失信老赖,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促使其自动履行义务。积极开展“黎明行动”、“夜色风暴”、“利剑行动”等专项行动,综合运用搜查、罚款、拘传、拘留等各种强制措施,不断掀起执行风暴,执结了一批欠薪骨头案,取得了良好的执行效果。同时,对隐匿财产、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恶意欠薪者,以及负有协助执行义务但不予协助,甚至帮助转移财产、通风报信的单位及个人,果断适用刑罚,依法追究了11名欠薪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
除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以外,两级法院还加大了对其他涉农案件的处理力度,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三留守”人员维权案件纳入范围。受理涉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件139件,涉案金额3314.08万元,审结43件,依法服务和保障109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受理“三留守”人员维权案件258件,涉案金额2184.15万元,审结134件,有效维护了311名“三留守”人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