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

  发布时间:2017-09-18 10:36:28


    这个季节,桂花盛放得义无反顾,像一段恋。

    有一天,像平常一样匆忙走着,忽然,在院子里闻到一股味道,馥郁好似情愫。开始没反应过来:是什么味儿?再抽鼻一闻:是香味呀!继而恍然住脚一看:呀!呀!是桂花开了!

    这么惊喜。

    一束一束,一树一树。颜色炽烈,明艳夺目。溜着围墙站着一排香艳奇兵。“枳花明驿墙。”接下来的几天吸入的空气将是甜香。且不用付费。

    桂花是低调的花种,其中只有像丹桂花色较深,橙黄、橙红至朱红色,其余皆是花色淡雅,以白色、黄色为主;花朵大小如豆,合瓣四裂的花冠含蓄而害羞,至于被墨绿而茂密的叶子遮挡,仿佛生怕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可是它又自有一种无可匹敌的芬芳,清可绝尘,浓能远溢,获赞无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它朴实而华丽。像我追求的人生。

    那么就马上是中秋节了。桂花开在仲秋时节,这件事真的是太棒了。很想附庸风雅一番,聊学古人,在夜静轮圆之际,丛桂怒放之中,箕踞而坐又何妨?如果没有一二知己,那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何妨!陈香扑鼻,我想不是令人神清气爽,而是坠入一个浓香的漩涡不可自拔,不愿自拔。想起《聊斋.黄英》篇,黄英之弟陶生嗜酒善饮,喝醉便化作一株菊花。后陶生醉死,菊花随即干枯。黄英将菊梗埋在盆中,每天浇灌。花开粉色,嗅之有酒香,起名叫“醉陶”。这便是醉陶呀!“‘香’风熏得游人醉。”我想大概桂花也配称为醉陶了。

    赏月便不得不提吴刚。《山海经》记载,吴刚因惹怒太阳神炎帝,被发配到月亮之上去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很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西西弗斯因触犯众神,被诸神要求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很绝望对不对?然而吴刚和西西弗斯又都是快乐的。他们的无声的全部的纯粹的快乐就在于:命运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所以加缪说:“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

    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酒……小小的身材蕴藏着大大的能量。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中提到桂花酱:“吴江人采摘桂花,为的是让它们在舌尖上第二次绽放。长枳的柠檬酸保持花香和色泽,无论是咸桂华还是甜桂花酱,都能把专属于夏末初秋的花香,延续到深秋和隆冬。”并不繁杂的制作步骤配上婉转而有感染力的解说词,隔着屏幕仿佛能够闻到一股鲜香。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四季桂一年四季可开花,但是花朵更小且香味很淡甚至于闻不到香味;其余皆为八月桂,譬如银桂金桂丹桂,只在农历八月开花,芳香四溢,象征富贵,所以农历八月又称桂月。桂花花期只有七至十天左右,且开花后三四天香味才最浓郁,之后便渐次淡去。所以赏花也需要把握时机。白居易《忆江南》中“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诗意盎然。

    八月桂花遍地开。记得我上初中时音乐课本上有这首歌。是不是暴露年龄了?“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旋律明快,直抒胸臆,精神饱满,恰似永远忘不了的中学时代。年轻的我,充沛的我,向上的我,我的人生是在此时打下的基础。

    又想到《红楼梦》里那“桂花夏家”:“……其余田地不用说,单有几十顷地独种桂花……”极言富贵,何等壮观。想象一下,假若味道可见,团团那香便是“乾坤日夜浮”了。贵族公子小姐们的故事,“你方唱罢我登场”,于寻常人家而言怕是只有像刘姥姥那样“惟点头咂嘴念佛而已”。

    这是八月。班驳的桂影摇曳出一句誓,想起所有的石烂海枯。

责任编辑:夏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