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法院充当菇农的“保护神”

  发布时间:2008-12-30 08:12:36


河南省西峡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当地20万香菇生产大军提供法律服务,3年来共审理各类香菇纠纷案670多件,诉讼标的额1800多万元,对坑害欺骗茹农和生产销售劣假菌种者重拳打击,避免茹农经济损失1480多万元,被群众誉为香菇生产的“保护神”。

   2000年开始,西峡县香菇产品远销香港、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香菇年产值达到3亿多元,因此西峡成为全国香菇生产大县。然而,由于茹农们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贫乏,在生产和销售中,时有纠纷发生,仅去年因香菇引起的纠纷就有150多起,诉讼标的额达600多万元,严重影响了茹农生产香菇的积极性。

   西峡法院从院长到干警带上法律法规丛书下乡30人次,深入香菇生产大棚和茹农家里,以案说法,讲解《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共给茹农上法制教育课20余场,使8万茹农不同程度的受到普法宣传教育,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今年3月份,该县双龙镇有200多名茹农一年辛辛苦苦生产的香菇款,却变成了一张张“白条”,茹农们学法后,便愤怒围攻香菇收购公司讨债为打官司讨欠款。西峡法院受理此案后并案审理,做到了高效快捷,仅在半月之内,并当庭为茹农兑现诉讼保全的2万多元的“香菇白条”款,后又依法分批执行 “香菇白条”10余万元。

   法院还帮助有关部门和客商完善各类香菇生产、购销合同一千余份,向工商、税务、乡镇等单位提出司法建议8项,依法取消了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切实减轻了茹农的负担。对一些见利忘义之徒,法院加大审判和打击力度。在去年审理的一家菌种站生产销售不合格菌种坑害茹农一案时,依法为茹农讨回不合格菌种款3万余元,避免了劣质菌种造成的上百万元经济损失,打击了产销劣质菌种者,为茹农大力发展香菇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赵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