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经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法官和乡村两级调解人员五次上门调解,该县马振扶乡一起因房屋散水坡引起的邻里纠纷案件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这是该县法院坚持多元调解取得的又一成果。
唐河法院的多元调解网络覆盖辖区21个乡、镇、办事处,500多个行政村。哪里发生了纠纷,哪里出现了矛盾,村里的调解小组和乡里的调解工作室会在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案件起诉到法院,法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拿出有针对性的调解方案,并与民调组织联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元调解的潜能,使一些争议不大,简单明了的老人赡养、邻里纠纷等有效化解在基层。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法院也会运用“梯次调解法”对案件进行全程调解:承办法官首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庭长二次调解;二次调解难以有效的情况下,由主管副院长、庭长、承办法官一起研究调解对策,找准切入点,共同进行调解。经过多元化调解,大多数案件都能得到圆满解决。
今年以来,由唐河县法院主导,各级各部门参与的多元调解机制已调解各类社会纠纷120多起,有效化解了社会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