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强音。我也是一位追梦人,我的职业是法官,追梦的路径是13年如一日地扎根基层,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的问题。
追梦·信仰
追梦的旅程中需要一个信仰指引方向。我的信仰是心中那一杆分毫不差的天平。这杆天平衡量着一名法官的职业操守、承载着老百姓对法官的信任与寄托。
2019年3月份,该县晁陂镇某村相邻两户村民以邻里纠纷诉至法庭。甲在宅基地范围内垒院墙,被告乙、丙、丁三人以垒院墙占其祖地为由,邀请他人阻拦。立案后,我仔细查阅诉状和相关证据,带领书记员到原被告争议的宅基地深入调查,并走访村里其他村民了解情况。我邀请原、被告共同在场,对争议土地进行勘验,试图解开当事人多年的心结,结果是无功而返。但我没有放弃,再次邀请派出所、房管所、村委会的同志一起参与调解,经过不懈努力,原、被告终于在开庭前达成和解协议。
追梦·坚守
追梦的旅程中需要一份坚守执着追求。扎根基层做法官不难,难的是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一天又一天的不懈付出。2006年我进入镇平县法院后,主动选择到偏僻落后的高丘法庭、卢医法庭工作,一干就是10年,后来因工作需要调回县法院。2019年我又申请到晁陂法庭工作。
选择基层,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苦;选择基层,就意味着选择了与家人聚少离多。每天早上人们还在睡梦中,我已经驱车去离家几十公里外的晁陂法庭。常年在乡下法庭,回到家里的时候女儿已经进入梦乡,我很少陪过妻子逛街,每当谈及妻女,我总觉得对不起她们。在镇平法院,大家都知道我办案效率高。2019年半年时间,晁陂法庭175起案件全部结案,采取简易程序的案件在95%以上,一周结案率更是达到100%。
追梦·态度
追梦的旅程中需要一种态度塑造形象。作为法官,我肩负着“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的责任,职业操守上不敢有半点差池。
2019年春,我审理的一起合伙纠纷,原告通过第三人转手向被告投资合伙做玉石生意,结果原告未取得合伙分红。一位重要当事人找到我说:“我们都是老乡,你何必向着别人呢?”我当时只说了一句话:“我是法官,我谁都不向着,我只向着法律。”
一份信仰撑得起头顶的国徽,一份坚守举得起手中的法槌,一种态度扶得正心中的天平,一股柔情捂得暖亏欠的亲情。这一切成就了我13年平凡而又伟大的法官梦,并且我还会一直将这个司法为民的“法官梦”追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