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朝荣 通讯员 王新兵)“咱们的执行太给力了,帮我追回了100多万元,为你们点赞!”日前,当申请执行人赵女士从宛城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赵增华手中接过一捆捆崭新的百元钞票时,激动地连声道谢。
2015年,赵女士借给朋友马某现金80万元,并约定利息。借款到期后,马某不能还本付息,赵女士将其诉至法院。在法庭主持下,双方达成协议,由马某分阶段偿还本息140万余元。但让赵女士失望的是,马某仍以各种理由不予偿还,赵女士遂申请强制执行。
在诉讼服务大厅里,赵女士在诉导员的帮助下,在执行立案窗口进行了登记。诉导员告诉赵女士,现在法院实行分段执行、流水线运行的新模式,当事人可以通过执行接待窗口实时了解案件进度。
案件立案后,每个环节像车间流水线一样环环相扣。快执团队的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马某发布了限期搬出被查封房屋的公告,马某意识到如果再不积极履行,其房屋将被依法通过司法网络拍卖,立刻找到承办法官赵增华,请求调解,争取不处置房屋。赵增华随即联系双方当事人,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达成一次性还清127万元的和解协议。
赵女士没想到,她见到承办法官的第一面,竟然就拿到了欠款,而且法官为了安全起见,派出两名执行干警把100多万元现金护送到她的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