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下午1点钟,在西峡法院二楼审判庭,一桩复杂的离婚案件被成功调解,原被告双方在主审法官的监督下,两双手又拉在了一起,坐在旁听席上的30多名双方当事人的亲戚朋友,互相握手言和,持续两年之久的家庭纠纷一朝停息,一场即将发生的两大家族冲突及时得到避免。
原告李某,女,1966年出生。被告杨某,男,1966年出生,两人住同村。原被告双方于1988年结婚以来,被告杨某常年在外打工,为人老实本分,用打工的钱在田关乡老家盖起了两座楼房。原告李某在家与儿子生活在一块,2003年,儿子结婚后搬出去另住,李某一人生活,从2006年开始,夫妻两人开始产生矛盾,一方面,妻子李某埋怨丈夫无能,常年不在家里,不会说话,只是把家当做一个旅店,觉得生活没有乐趣,对丈夫的埋怨和怨恨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妻子的疏远,丈夫也越来越觉得心里不平衡,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在外挣钱养家,却得不到妻子的理解,更要命的是听说妻子在家里背着自己偷男人,让自己带上了绿帽子。从此两人从在电话里吵架,直至发展到见面后大打出手。
2008年6月,妻子李某将丈夫杨某起诉到丹水法庭要求离婚,两人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丈夫扬言如果妻子离婚自己要拿刀杀死她,妻子说如果法院不判决离婚,自己要喝药死在法院的法庭上。在多次吵闹中,双方当事人的整个家族都卷进其中,闹起了对立,相互扬言要组织人员去对方家里打人,并一下子把矛盾推向了法庭,案件处理的结果已经成为两个家族矛盾是否爆发的关键。为了使两人和好,丹水法庭在双方亲戚和村组干部的要求下曾一度中止该案的审理,为两个人重归于好赢得时间。
今年1月份,刚刚被提拔为丹水法庭庭长的主审法官刘洪浩,为了能使该案在年前结案,让当事人和和睦睦的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当打听到被告从北方打工回来的消息后,马上放下手头的案子,利用周末的时间驱车50多公里找到了当事人,一方面苦口婆心的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平息双方的怨气,另一方面协调村组干部一块到双方的家族,找一些比较有威望的亲戚,帮助法庭做调解工作。在丹水法庭办案法官十几次的入户走访中,首先从双方当事人的亲戚中打开了缺口,大家一致认为两个人已经过了大半辈子,还是应该争取两人和好,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在办案法官的真情感化和真心帮助下,原被告双方被办案法官的诚心所感动,终于解开了思想疙瘩,打开了心结,约好腊月二十三要一块回去过小年,再也不提离婚的事了,于是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