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停车难”问题如何破解

  发布时间:2019-12-17 09:47:25


   “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随着A城市经济加速发展,目前市区停车位缺口多达20万,乱停车、私自圈地收停车费等乱象也是屡见报端,政府采取集中整治后收效甚微。停车难背后成因复杂,单纯的某一项措施难以治本,盲目启动整治势必引发群众不满,甚至导致“警群冲突”、“网络舆情”。为此,整治过程中,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取缔,而应采取先宣传后整治的方式,真正做到人性化执法。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规范停车成为行为自觉

    在日常交通巡逻执法中,应该将交通宣传引导贯穿到工作全过程,沿街进巷、进村入户、深入学校宣传,利用安全生产月咨询日等向广大市民发放宣传资料,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氛围,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倾听民声民意,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

    科学规划,增加停车位,有效地缓解了市民“停车难”问题,让群众出行既方便又安全。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民情民意,认真对待、解决群众反映的道路交通突出问题,积极会同市相关部门深入各街道、社区和群众中调查研究,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和广大群众呼声,着力解决困扰市民的“停车难”问题。

    三、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坚持人性化执法

    对违法停车等问题持续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疏导道路交通,教育与处罚并举,以罚促教。同时交通部门可以推出人性化管理模式,例如9月18日,济南交警在全市推广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违法处理“5选1”管理模式,闯红灯、逆行等违法情节较轻的市民,既可以选择金额罚款,也可以任选现场执勤、朋友圈集赞、观看教育视频和手抄法规条文这四种教育方式之一。整治交通最好的办法应该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解决“停车难”,整治城市交通乱象,净化道路交通秩序,才能不断提升文明交通程度,在全社会营造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广大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大力弘扬现代文明交通理念,共创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城市道路环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