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 淼
通讯员 刘亚磊 郑 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两级法院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执法办案,不断立足司法职能,在企业复工复产的第二战场,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有力有序推动了企业复工复产,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开通网上“云”办案
受疫情影响,唐河县人民法院城区中心法庭一件春节前立案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无法及时开庭审理,该庭庭长韩群长想方设法解难题,最终通过“云间”互联网法庭解了企业燃眉之急。4月7日,经过前期的“云间”互联网庭审系统调试,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该案顺利开庭审理。
疫情防控期间,我市两级法院停工不停业,积极引导当事人将庭审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从立案到审理,从开庭到调解,从调解到执行,运用互联网快速解决纠纷,确保特殊时期执法办案“不滞后”、诉讼服务“不打烊”,审慎采取查封、冻结、扣押等强制措施,坚持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开辟执行“绿色通道”
3月初,河南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及执行案件生产经营受限,无奈之下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求助。
3月6日下午,在南阳市政法机关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会上,市中级人民法院向社会通报了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十项举措,该公司得知后,第一时间递交了帮助协调解决公司复工复产有关问题的请示,恳请法院将其公司法人从失信人员名单中删除,并解除“限高”措施。
面对疫情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压力,我市法院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从源头上探究当事人实际困难。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收到企业的请示文件后高度重视,于3月16日下午,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牵头,召集市中级人民法院、宛城区法院、唐河县法院执行局相关同志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最后,会议决定对河南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采取暂时屏蔽其“限高”措施,帮助其走出生产、经营困境,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
疫情期间,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落实《关于政法机关依法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十项举措,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加大司法救助,为企业复工复产尽责添力、赋能增效。
主动延伸司法服务
为更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我市两级法院除全方位考虑企业需求外,还专门定制“司法大礼包”送到企业心坎里,主动深入企业“把脉问诊”解难题。
2月13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秦德平先后到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西峡县众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西峡县飞龙铸造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进行走访,并详细了解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基层法院班子成员也先后下沉到联系的企业,了解企业的员工返岗、疫情防控措施、生产经营等情况,讲解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决策部署、文件精神,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法院真是急企业之所急,帮忙帮到点子上了,这段时间真是辛苦法官们了!”内乡县某企业负责人说起法院的帮扶举措,就忍不住称赞道。
秦德平在走访企业中说:“我们要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从源头上探究当事人实际困难,切实帮助企业减负担、渡难关,避免机械司法,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好、更优的司法服务。”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