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人民法院速裁团队法官雷川

《南都晨报》“有危险也该由我冲在前面”

发布时间:2020-05-12 09:11:22


    □本报记者 张天一 通讯员 马婉晋 文/图

    “我是中共党员,同批次招录的干警中我还是老大哥,这种时候我应该起好带头作用,有危险也该由我冲在前面,这是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高新区人民法院发出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倡议的当天,速裁团队法官雷川第一时间报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以自己的行动为表率,竭尽所能让案件当事人放心,让辖区群众安心。

    一线战“疫” 舍弃小家顾大家

    疫情期间,雷川每天天不亮就早早来到单位,准备当天社区的消毒酒精、口罩、宣传标语等,为小区必要外出居民登记信息、测量体温、进行消毒,对不必要外出的居民进行耐心解释、疏导、劝返,把感染病毒风险降到最低。

    起初,防护物资紧缺,雷川担心部分群众和值班干警买不到防护口罩,就把家中仅有的十几个口罩随身携带,提供给有需要的同事和群众。

    为避免其他干警因往返值班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雷川白天完成社区疫情防控后,又主动承担了夜晚的值班任务。同事们劝他回家休息,他呵呵一笑说:“反正都出来了,回家又要消毒、洗澡、换衣服,太费事了。”

    听起来好像是怕麻烦,可他家中的两个孩子一个3岁,另一个还未满周岁,父母已经六七十岁,这些重担全部压在了妻子身上。记者了解到,雷川的妻子在银行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也得按照要求到单位值班,家庭的困难可想而知,但他只能通过微信与家人视频,问问家里的情况。

    尽职尽责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雷法官,我们农民工因为疫情困在家里出不去,断了收入来源,去年的工资再要不回来,全家老小咋生活啊?您想办法帮帮我们吧!”疫情期间,雷川接到讨薪农民工代表的电话。

    一边是关乎辖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疫情防控工作,一边是农民工在疫情期间的基本生存问题。此时,雷川无法权衡这两者之间的利弊,农名工代表的话像复读机一直在他耳边萦绕,只要稍微有点闲暇,他都在思考如何帮农民工把工资讨回来。

    晚上,躺在单位值班室的床上,雷川突然想起了当天法院针对特殊时期制定的微信办案操作指引,他立刻通过微信添加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通过他的耐心劝导、释法说理,被告表示发包方没有给他支付工程款,但同意达成还款协议,并在一周内支付部分工资以解农民工的燃眉之急。

    能为农民工讨回部分工资并与被告达成协议,雷川兴奋得睡不着觉,又连夜将调解书拟了出来,等到疫情一过,马上将纸质调解书送到当事人手里。

    “我不是医务工作者,不能帮助治疗被感染群众的病症,但我会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在参与社区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好审判、调解工作,为抗击疫情、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雷川说。⑨3

文章出处:2020年5月12日《南都晨报》C15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