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勇 通讯员 刘亚磊 付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7月15日下午,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司法保障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法院在司法保障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情况并公布典型案例。据了解,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一审涉企民商事案件40453件,依法为企业执行到位财产21.03亿元,为南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重整 为“问题楼盘”探索脱困之路
南阳市某置业有限公司主要开发的楼盘总用地面积24.2万平方米,合计362亩。此项目涉及单位团购房,更涉及数百户拆迁户的利益,但由于资金链断裂,工程停工,拆迁户过渡费拖欠,债务集中爆发,引发大量诉讼执行案,公司账户被冻结,资产被查封,无法正常经营。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年1月19日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重整一案,2020年4月20日经公开选任指定了该公司破产重整案的管理人。目前,在管理人的协调下,部分楼盘即将恢复施工建设。管理人于5月29日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网发布招募意向投资人公告,目前正在与意向投资人洽谈投资方式及细节。
以案说法 本案该楼盘项目烂尾多年,业主各方投诉和维权,但一直没有实质进展。通过破产重整,实现项目重生,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同时也为南阳“问题楼盘”的解决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脱困之路。
灵活执行 盘活两家企业实现双赢
杨某与信阳市潢川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一案,法院作出民事判决:潢川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杨某债务本金3500余万元及利息。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潢川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履行部分协议后因内部纠纷拒绝继续履行,杨某遂于2019年10月8日申请恢复执行,法院立案后冻结了潢川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收结款账户,督促其履行全部付款义务,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以案说法 本案在诉讼中查封了潢川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0余亩土地使用权,其中20余亩的土地已经开发建设商品房,已经开始预售,如果机械执行拍卖查封土地,对其后续经营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本案承办法官通过促成双方和解解除部分查封,潢川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得以顺利办理相关手续后开盘预售房产,汇拢了大量资金,盘活了两家企业,使得本案案结事了,实现了双赢的社会效果。
加强调解 司法引导服务实体经济
河南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7年分两次在南阳某商业银行贷款近1亿元。第一笔贷款用于偿还到期的贷款业务,第二笔用于购买玉米小麦,河南某旅游有限公司、河南某药业有限公司为其两笔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随后,河南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按期归还利息和本金,构成违约,南阳某商业银行将借款企业和担保企业告上法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本案后,了解到河南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困难,公司资金不足,造成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利息,如果简单作出判决,不利于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多次做工作,原告南阳某银行自愿撤回起诉。
以案说法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考虑到被告企业的经济状况,为了支持企业发展,服务企业,最终促成原告南阳某银行自愿撤回起诉。体现了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的引导作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