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如麻难判决 人心似秤巧调解

  发布时间:2010-03-17 11:53:05


民间传说当年包公办案,甚是威风,左有王朝,右有马汉;即使有了疑难案件,也可夜断阴,昼断阳,阴阳互通,最后便真相大白。可本法官从事审判工作十几年,断案近千宗,每每战战競競,如履薄冰,即使已判案件,判后也会担心是否无意中使某一方当事人蒙冤受屈。最多也就是带个斯斯文文的书记员,循规蹈矩的办案,有时明知当事人说的不一定是实话,也得耐着性子听他把话讲完。就这笨办法,也斗胆判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案件,所幸没有大的差错。可是最近接手的一宗疑难案件,却让我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但最后终于缝凶化吉调解结案。

2009710,原告张老汉以雇员受害为由一纸诉状将汤××、刘××告上了河南省桐柏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张老汉称:“ 2009年6月3 被告刘××喊我到桐柏县朝城村栽电线杆,刘说是汤某包的工程,也没说给多少钱,反正干完活我情张××要工钱。在该村东农田施工时,因100米 长的水泥电线杆意外滑落将我砸伤,落下了残疾,该输电线施工工程是被告汤××承包的,故要求二被告赔各类损失6万元。被告刘××称:××让我找几个人栽线杆,也没有说每根给多少钱,我喊了张××6人一起合伙干活,挣了钱六个人平分,我没有包这个工程,我没有责任,应由汤××负责。被告汤××说:××长期都在从事栽线杆的工作,还有专用的起吊用的油葫芦,我找刘××时讲好每栽一根线杆100元,刘××找谁干活我不管,我也不知道,故我不承担责任。三方陈述三个版本,互不相同,各方证人证言也各不相同,经过几轮交叉询问质证硬是无法查清。这真是当事三方各说各,案件事实乱如麻;若要查清不仅要调查汤××的上级发包人和当时在场的所有工人,而且为了避免二审发还改判最好把这几方都列为当事人参加诉讼,弄不好又审出七个八个版本出来,那将是又一轮漫长、耗时、费力、费神、吵吵闹闹、怨气鼎沸的马拉松式审判,想想都让人头大。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想只有一途,调解!

第一轮调解,我把三方召集到一块,我想人家宋法官辩法析理,胜败皆服;咱也来点试一试,我就讲原告你咋不注意安全呢?原告就同我争吵;我讲刘××你也有责任?刘××也与我辩论;我讲汤××你就没有责任?汤××就同我说理;直讲的我嗓子冒烟,头晕眼花,到最后快不知所云了,三方还精神抖擞着呢,我一看这不行,我的功夫不行,赶紧叫停;你们说咋办呢?原告说我要6万元,被告汤××说出8000,被告刘××说再出2000元。差距太大,调解宣告失败。看起来盲目调解难有结果,只有改变方法,咱先来个单独约谈。约谈时一杯热茶,两句家常,书记员不作记录,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当事人紧张的情绪松驰下来。在轻松气氛中的多次单独约谈,使我了解到他们之间都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对三方的经济状况和负担能力也有了大致的轮廊。年届7旬的张老汉原系埠江镇胡楼村的村民,20024月带着妻子一起到桐柏县电业局物资公司看大门,平时再跟着别人一起打点零工补贴家用。被告刘××,自购有一辆大三轮车,还备有油葫芦等施工工具,平时经常在电力公司有活时接一些装卸、施工、运输等活,其本人也参加干活,也负责组织人员及结算分配工钱。汤××系这次施工任务的承包方,在事故发生后已支付8000元医疗费,但是因为刘××认为自己不应承担责任拒不支付任何费用,故汤××亦不再支付费用,加上张老汉要求按城镇居民赔偿数额较高,双方产生矛盾引起诉讼。

了解了双方各自的情况,虽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但是却可以作为调解工作的参考,第二轮调解我就定位于以讲情论心,换位思考为主的单方调解。经过背靠背的单方调解,原告同意由原来的6万元请求降低一些,二被告也分别同意各自都多出一点。虽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也有了成功的希望。2010年元月20日,在繁忙的事务中我又抽出时间召集三方到一起进行了第三次调解,这次调解我一改过去常规的调解方法,不讲法、不讲责,只讲情:讲双方过去多次相互合作、互相照应的友情,讲伤者伤后劳动能力减少经济受损生活困难应当得到的同情;讲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帮扶的人之常情,……。终于使双方化解了情绪上的对立和心理上的戒备,互相坦诚相见,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向,被告汤××同意赔偿原告2.4万元,被告刘某同意赔偿原告2万元,原告也表示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但是三方都表示回去再仔细给家人商量一下,考虑考虑。

201022,年关将近,为了不使原告方再为该案奔走,三方当事人都能案结事了,过一个安稳年,我又通知双方进行了第四次调解,调解前,我就在电话中通知二被告准备好现款,三方当事人到庭后进行简单磋商以后,当场兑现了钱款,三方均表示不再为该案再发生纠纷。近半年时间的诉讼终于尘埃落定,案结事了。三方当事人握手言欢,对法庭多次进行调解表示理解、支持和感激。

回想该案件,一纸判决也许在法律上无可挑剔,但是会埋下双方矛盾进一步加深的种子,甚至直接引发新的矛盾。俗话说百姓心中有杆称,每个人内心都有着自己的善恶是非标准的,法官如能放下架子,巧妙引导当事人将这杆称对准自己的时候,调解也就成功了一半。

责任编辑:N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