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人民法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

《南都晨报》报道: 司法为民 诉讼服务“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0-08-11 08:56:20


    □本报记者 王朝荣 通讯员 刘小静 程远景 文/图

    漯河市临颍法院到方城县人民法院学习交流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经验

    诉前分流 搞好诉调对接化解纠纷

    方城县人民法院党组深刻认识到推进诉调对接多元解纷工作是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方城方案。

    该院成立推进诉调对接多元解纷工作领导小组,在立案庭成立诉调对接中心,具体负责诉调对接多元解纷工作的日常具体事务。以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和省级标准化诉讼服务中心创建为契机,设立人民调解室、律师调解室、行业调解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中心)、特邀调解室(金融案件一体化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设立法官接受材料、开具生效证明、案件查控、鉴定接收、邮政统一送达、保险担保服务等窗口。

    以立案庭为中心,采取矛盾分流、调解优先、简案快办、繁案精审、延伸服务。明确调解的范围和案件类型。对简单民事案件诉前委托调解员先行调解;安排2名工作人员,并聘请1名退休副院长、2名退休法官,负责登记、转办、交办和司法确认等相关事宜。对有调解可能且当事人同意的,及时委托特邀调解员或者其他组织进行调解。采取法律六进,落实一校一法官、法官联系企业等制度,在县工业园区成立法官工作室。

    积极参与县政法委组织的网格化实施、人民调解、周三村级接访、诉调对接等重点工作的综合督查。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来自民间,人熟、事熟的优势,对部分涉诉民事纠纷,立案前先行邀请人民陪审员进行调解,力争在诉前得到化解。

    诉后分流 繁简分离提高办案效率

    科学甄别划分繁简案件,有效实现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民事、刑事案件繁简辨别标准,由立案庭通过电脑自动识别为主导,人工分流为辅助对案件进行繁简分离,快慢分道。

    速裁团队提质增效,快速办理分流进入的简单案件。

    科技助力 推进多元解纷信息化建设

    建成功能完善的诉讼服务中心,通过服务窗口实现人性化、前置化和集约化办理,更好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设置专人接听“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语音便民服务。

    在诉讼服务中心配备自助立案、交费、跨域立案、查询,风险评估、诉状生成、文书下载、网上阅卷、法律文库等服务终端。今年8月初,诉讼服务大厅迎来了智能文件交接柜,主要用于当事人向法官提交诉讼材料,是诉讼服务中心材料统一接收、流转的“中转站”,具有便捷、高效、安全的特点,让人民群众享受便捷化的诉讼服务。

    开展民事诉讼“线上调解”新模式,运用“互联网+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突破传统纠纷解决的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开创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让人民少跑腿,方便群众,减少当事人诉累。⑥1

文章出处:2020年8月11日《南都晨报》C13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