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南阳两级法院一大批优秀法官将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于神圣的审判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责任担当、为民司法,在忠诚坚守、无私奉献中铸就人民心中正义天平。
唐河县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李瑞,扎根唐河县人民法院32年,穿梭在风里雨里,跋涉在田间地头,尽职尽责守护公平正义,全心全意维护法律权威,用从未停歇的脚步在唐河大地上画下一个“圆”,用责任担当、无私奉献书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于2020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荣誉天平纪念章”。
寒冬腊月 涉水过河去办案
1988年,从部队转业后,李瑞被分配到唐河县人民法院工作。一进单位,他就被派往大河屯法庭担任书记员。
在那个交通落后、条件艰苦的年代,李瑞骑着自行车跑遍大河屯村村落落,当时,有自行车骑就很不错了。后来,法庭有了两轮摩托车,外出办案就方便多了。再后来,我们又有了面包车、小轿车,办案条件越来越好”。
在李瑞办理的一起离婚纠纷案件中,男方不愿和女方离婚,便把女方控制在家里,不准女方出门,也不准女方和外界联系。无奈之下,女方的亲属找到大河屯法庭的法官,替女儿起诉离婚。 由于男方拒不配合,庭长带着李瑞前往当事人家中开庭调 解。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去男方家中需要过一条河,由于没有船,庭长和李瑞趟水过河。过河之后,两人的腿被冻得乌青,完全失去了知觉,好长时间才缓了过来。最终,在男方家中开庭审理后,判决离婚。
执着坚守 荣获国家级荣誉
从大河屯法庭到古城法庭, 再到桐寨铺法庭、湖阳法庭,再到城区中心法庭,李瑞用 32 年在唐河大地上画了一个“圆”。
随着司法责任制改革深入推进,唐河县人民法院全面实行团队化办案模式。2018 年,李瑞回到院机关作。年工近花甲的他为了更快适应信息化办 案, 潜心钻研各种信息化办案系统应用技术。门卫们纷纷感叹:每天晚上都看到五楼有一间办公室的灯一直亮着,以为是谁忘了关灯,一看才知道是李瑞还在办公室加班。”
今年年初疫情发生后,李瑞所在团队办理的一起离婚案件眼看就要开庭,考虑到疫情防控和当事人希望在外出打工之前把案件处理完毕等多方面因素, 李瑞和案件承办法官王凌凤决定以“云端庭审”的方式审理这起案件。2 月28 日上午,在疫情防控卡点值完班,李瑞顾不上回家吃饭,急急忙忙赶回法院“云端”开庭。经过调解,当事人达成一致,均同意离婚,两个孩子随被告生活。案件调解完后,李瑞第时间将调解书写好。忙完所有工作,他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饭。
三十二载光阴历历见证,李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职尽责守护公平正义,全心全意维护法律权威。今年,最高人民法院授予李瑞“荣誉天平纪念章”。捧着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李瑞说:32 年来,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一些事。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我一定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不负重托,不负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