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朝荣 通讯员 贾吉振 马帅
2018年12月,经桐柏县人民法院党组推荐,法官黄超峰被安排在桐柏县安棚镇雷沟村从事驻村扶贫工作3年。通过黄超峰的付出,雷沟村在2019年就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54户贫困户脱贫,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这些都离不开黄超峰的心血与汗水,同时也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一片赞誉。
对待工作,他认真扎实,村里人都叫他“老黄牛”
黄雷沟村距离桐柏县城48公里,黄超峰白天入户走访,晚上整理档卡资料,有时候连节假日也不例外,这对“60”后的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靠着扎实的工作作风,黄超峰很快就掌握了村里的情况,与村组干部打成一片,村里人亲切地叫他“老黄”。
作为一名老党员,黄超峰十分重视基层党建工作,他积极协助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抓好党建工作,从完善党员发展制度,到规范发展程序;从提高发展对象质量,到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从确定年度支部学习计划,到确定每月党员活动日会议主题,一点都不含糊。
作为一名法院人,黄超峰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协助村“两委”建章立制,先后完善制定了村级资产、财务管理、村监委会监督、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结合村级脱贫规划,审查、申报脱贫攻坚产业项目,争取资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对待群众,他满怀热情,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黄超峰深知越是最后时刻,越是不能松懈。为了做好扶贫“九问”工作,他和村组干部一起逐户逐人走访,排查问题,逐一梳理、建立台账、对照整改,切实把政策和精神落到实处。
受疫情影响,很多贫困群众农业生产发展面临困境,黄超峰为了减少群众损失,一次又一次地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掌握一手资料。同时借助国家产业奖补、小额信贷等利好政策,他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农户办理小额信贷,发展农作物等种植业,引导群众就业。
记者了解到,黄超峰的父亲年逾八十,他只有在节假日才能陪伴。唯一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在上海工作成家,老伴大部分时间在上海照看外孙。因工作繁重,他从2019年春节到现在,一次也没有去过上海。“每天的工作结束后,想一想他们,心里还是很舒服的。”黄超峰对记者说。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