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案293件,已结242件,调撤203件,调撤率93%;仅一案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案件多、质量好,调撤率高。这是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上集法庭庭长马华强法官2020年的办案情况。
“法庭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处理了好多‘疑难杂症’,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深得群众的好评。”上集镇党委书记贾杰给予了好评。
巡回审理“晒家风”
“不能再让我儿子上法庭了,其实儿子儿媳对我很好……。”11月12日下午,在上集镇友颐春老年公寓,75岁的王某拉住马华强的手连声致谢,并表示了自己的歉意。
“这就对了!通过走访我知道根源是有个别子女‘挂念’您老那点养老钱,弄得兄弟姐妹‘不和’。通过法庭咱们把这个确定下来,解决您老的后顾之忧!”专程对该案件进行回访的马华强安慰王某。
王某共生育2个儿子5个女儿,随着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经常需要住院治疗,原本照顾老人的七名子女因发生琐事都不愿再照顾老人。无奈之下,行动不便的王某委托其哥哥代向法庭提起诉讼,请求判令7名被告支付每月生活费用1800元。
结合案件特点,11月5日上午,马华强将法庭设在了王某所在的村组巡回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
“我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难处’和‘苦衷’,但老人毕竟养育了我们……。”法庭上,针对被告之间互相指责,争吵不休。法庭邀请相关人员进行了苦口婆心地劝说,马华强还根据自己做母亲、女儿的经历感受向在场群众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倡导孝老爱亲、家庭和睦、崇德向善的好家风家训带来的好民风。
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经过二个多小时的开导、劝解、教育,双方最终达成调解。
“这种赡养案件,事关老人的养老和亲情,应尽可能的以化解方式结案,要不然‘后遗症’很大。老人辛辛苦苦将子女拉扯成人,父母应该享受到儿女带来的幸福感,而不是伤心落泪!”马华强感触地说!
千里诉讼“一线牵”
“几千里远的距离,我们争吵多日,想不到在法官的主持下,竟在网络的平台上用手机就解决了问题。”王某激动地说。
2019年12月27日,原告王某从被告霍某处购买了一辆白色小车,车价28000元。后双方协定,原告先支付给被告购车款18000元,剩余10000元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后付清。后来,原告到车管所办理车辆过户时,发现车架号私自被更改过,不符合车辆过户要求,致使该车辆无法过户,不能上路行驶。因王某霍某双方是表兄弟,被告霍某在外地打工,暂时请不下假。马华强在了解情况后,随即启动云间互联网法庭系统。
很快,在法庭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 解除双方签订的车辆买卖合同;被告霍某于2020年12月30日前退还原告18000元购车款,原告同时将该车辆及车辆相关手续返还给被告。
网络开庭方便、快捷。马华强说,针对当事人在外地或不便当场到庭的,法院可以通过网络开庭让诉讼参与人足不出户就享受到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新官更要“理旧账”
“人家掏钱买了地,原组里又打有收条和证明,法庭也经过多方调查了。做为现任会计,你不能说没经手这笔款,就不予以认可。”11月12日上午,在上集镇某社区,马华强和乡村相关干部一起,在勘验了现场后,结合前些天该案件的开庭情况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据原告肖某诉称,2007年10月,与某社区第5村民小组签订了《征地协议书》,约定土地0.5亩,地价6万元,并将30000元交付给时任会计候某并出具收款收据。至今,土地未予交付,多次催要后,现任小组干部以不是自己经手不知为由予以拒绝,无奈之下,肖某将村小组及侯某起诉至上集法庭,要求返还将会交付的30000元钱,并按年6%利率承担资金占用费。
经了解,原组长去世,会计生病卧床不起,该组部分土地政府收回为企业所用。考虑到这种因素,马华强在多方走访了解后,向辖区上集镇党委政府进行了汇报沟通,并将着力点放在了调解上。
为此案花费了很大功夫,本来是想着都是一个村组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为了减少干群关系不和谐因素,尽可能的调解结案,可现任会计孙某却始终不配合。对这种法规意识淡薄的人,作为人民法官我们要勇于主持正义,该下判时坚决下判。
马华强说,“法庭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前沿,以婚姻关系、赡养、邻里纠纷居多,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埋下大的隐患。做为基层法官,不仅仅要体现在公正办案,更要力争案结事了,打了官司不结怨,确保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村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