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两级法院发挥司法职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南都晨报》报道: 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0-12-31 15:31:04


    本报讯(记者 王朝荣 特约记者 刘亚磊 通讯员 郑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南阳两级法院积极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努力营造稳定、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秦德平表示,下一步南阳两级法院将继续围绕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推进建设更优的法治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法治生态沃土。

    创新机制 让破产企业重新恢复“生机”

    如何让司法助力破产企业重新恢复活力,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始终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此,南阳两级法院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一企一策”,优化企业兼并重组,成功化解企业破产进程中的难点和堵点。

    “金安机械拥有标准化厂房及可利用的设备,如果该公司进入破产清算,债权人和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公司持有的铸造许可证难以发挥其市场价值,因此金安机械具有重整价值。”西峡县金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安机械”)因经营不善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一方面积极在当地与相近行业对接沟通,另一方面与抵押债权人协商谈判,最终多家银行均同意适当降低受偿率促使其重整。

    同时,多次洽谈全国最大的排气管生产企业,并指导该公司提交重整草案。11月2日,该案从破产清算程序进入重整程序,经多方表决,该重整草案获得高票通过。

    多方努力下,金安机械职工债权全额清偿,普通债权综合受偿率达到4.92%,有效地盘活了2000万元资产,一家生病企业,通过疗伤养体,实现债权人与投资人双赢,金安机械重返市场经济战场。

    善意执行 助力受困企业复工复产

    “多亏了中级法院能动司法,及时帮我们解除了限高措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我们度过了寒冬、走出了低谷。”河南天冠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某直言。

    河南天冠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暴发期间恢复生产,累计向市场供应酒精消毒产品1000余吨,为防疫物资需求作出了贡献。然而,该企业又是多起法院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公司法定代表人被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并被采取限高措施,影响了公司生产经营和对疫情防控物资的供应。

    得知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十项举措”,他们向法院递交了帮助协调解决公司复工复产有关问题的请示。市中级人民法院迅速行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方案,通过善意文明执行,帮助企业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经营持续平稳运行,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生产秩序加快恢复,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时在企业复工复产的第二战场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为受困企业活血化瘀打通“堵点”。对于因生产经营出现资金暂时周转困难,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无法及时履行债务、尚有经营发展前景的企业,依法审慎适用查封、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等执行措施,对企业的厂房、机器等生产经营性财产,尽可能采取“活封”“活扣”措施予以“活水养鱼”,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扫黑除恶 培育风清气正的投资环境

    今年,南阳两级法院按照“六清”及“百日攻坚”行动的总要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开辟黑恶案件立案绿色通道,凡是黑恶案件一律优先立案,建立审执专班,加强与执行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生效案件及时进入执行环节,营造和谐、安全、公正的社会环境,提升经营投资者的信心。

    在2004年到2009年间,以被告人王某为首的家族恶势力团伙为攫取非法利益,先后实施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妨碍公务、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等违法犯罪活动。该黑社会性质组织长期垄断南阳城区某商贸城物业经营管理权,致使400余家商户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不敢报警维权;多次以违法犯罪手段先后插手南阳市区5家企业内部或企业与他人之间的纠纷,导致其不能正常生产经营。该团伙在南阳城区造成重大恶劣影响。

    “这些黑恶势力的毒瘤得以清除,还当地企业和百姓一方净土,真是大快人心!”2020年12月18日,在南召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现场,参与旁听的人大代表拍手称赞。

    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20日,南阳两级法院已累计受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418件3442人,审结黑恶案件398件2708人,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580人,判处财产刑5517万元,19人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责令退赔、没收违法所得21718.74万元。⑥3

文章出处:2020年12月31日《南都晨报》C7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