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广大市民或许暂时卸下生活的重担,同家人欢聚一堂,但有一部分从事诈骗犯罪活动的人却没有受到节日气氛的感染,反而在大家放松警惕之际忙碌起来。春节期间是诈骗犯罪的高发期,人们结交新朋友、高频的互动更是给了诈骗分子可趁之机。南阳法院结合近期办理的诈骗案例,为广大市民解读诈骗套路,希望市民能够提高财产安全意识,治诈骗于未病。
案例一:租房遇到假房东 房租交后无影踪
郅某将房屋1租赁下来,后通过伪造购房收据冒充房东将该房屋转租给被害人王某,一次性骗取长期租金18700元。数日后,郅某又通过给付定金的方式取得房屋2的钥匙,后冒充房东将该房屋转租给被害人张某,一次性骗取长期租金23000元。
法官审理后认为,郅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考虑到自首并认罪认罚,依法可对其从轻处罚。最终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两千元。违法所得四万一千七百元依法予以追缴,发还被害人。
案例二:杀猪盘里无感情 婚恋网站要当心
黄某在婚恋网上冒充在香港工作的成功人士,添加被害人联系方式后与之培养感情,在取得对方信任后向被害人介绍“威尼斯娱乐城”等虚假赌博网站,谎称知晓该赌博网站漏洞,能保证被害人稳赚不赔,并制造获利假象以鼓励被害人追加大额充值,在款项到账后便转移赃款,拉黑被害人,音信全无。经办案人员努力,成功挽回被害人324500元的财产损失。
法官审理后认为,黄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利用电信网络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最终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三万元。违法所得人民币三十二万四千五百元依法予以追缴,发还被害人。
案例三:免费中奖别着急领 邮费夸张又要命
黄某等人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使用网络电话改号软件,安排员工冒充北京中视购物中心工作人员,向不特定人群拨打电话以总部成立15周年回馈客户的名义,虚构免费大礼包,但需要被害人自付邮费,5806名被害人因为他们的大意付出2353184元的不菲代价。
法官审理后认为,黄某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最终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十万元。违法所得人民币二百三十五万三千一百八十四元依法予以追缴,发还被害人。
法官提醒:
陌生来电要谨慎应对,中奖和退税的信息不能轻易相信,面对暴利理财和投资建议要保持理智,网络世界复杂多变千万要小心,冒充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一般是在演戏,亲朋好友联系借款急用的一定要核实之后再处理,面对钓鱼网站不要过于自信最好别点击,个人信息注意做好保密。骗术千变万化,望广大市民心中拿稳主意,对于上述情形不理不信不汇款,希望大家增强防诈意识,度过一个顺利祥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