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在身边】宋志刚:擦亮服务窗口 公正司法为民

发布时间:2021-04-22 09:11:35



    宋志刚,男,1978年7月出生,汉族,宛城区人,研究生学历,现任桐柏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运用“三化” 提升诉讼服务水平

    健全立体化。准确把握“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法官”的职能定位,积极推介河南移动微法院、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律师平台、在线调解平台、12368热线平台等多种渠道,为群众提供查询咨询、诉前调解、登记立案等线上线下一站式诉讼服务,让司法服务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网上阅卷、网上调解等八项工作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列。

    完善集约化。加强诉讼服务中心集约化建设管理,将影响诉讼进程和审判效率的辅助性、事务性工作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解忧,为法官减负,为审判执行提速。将档案查询、非诉保全申请、财产查控、鉴定评估、速裁调解、扫描等统一设在诉讼服务中心办理,打造一站式、综合性的诉讼服务中心。2020年以来办理非诉保全案件65件,保全率86.67%;集中办理司法鉴定111件。

    善用信息化。全面提升立案诉讼服务现代化应用水平,大力宣传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人民调解平台、律师平台和保全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引导当事人尽可能用现代化方式办理诉讼服务,让群众可以用手机打官司,法官用手机办公办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不断提升立案诉讼服务工作的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水平。2020年以来共受理网上阅卷1325件;受理跨域立案15件,互联网调解成功102件。

    多措并举 构建多元解纷机制

    作为多元化解工作的牵头人,宋志刚结合桐柏实际,积极研究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建机制、推应用,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效果显著。

    推进诉源治理参与面。他积极向院党组汇报多元化解工作的思路,在法院成立桐柏县同心桐行矛盾处理中心,统一负责多元化解工作,这是全市首家在法院附设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组织。在该中心的推动下,桐柏县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桐柏县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桐柏县司法局驻桐柏县人民法院律师调解工作室分别在法院挂牌成立。

    织密多元化调解网络。积极推动成立了“桐柏县同心桐行矛盾化解中心”,成立工作专班,与各乡镇多元化解中心进行对接。组建多元化解微信群,法院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受邀入群,互联互通,扩大了多元调解的“朋友圈”。加强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南阳综治调解平台对接,互相配置账号密码,进入平台的调解资源共享,矛盾纠纷交叉化解。

    大力应用调解平台。调研出台《加强诉前调解、诉裁工作的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家事等八类纠纷,当事人到法院起诉的先行引导当事人到多元化解中心调解或者通过审判流程系统先行导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专职、兼职调解员受理后,在两天内通知被告先行诉前调解,并将通知情况及时反馈原告。经调解员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当即履行的,记入笔录双方签字确认。不能当即履行的,引导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或者出具调解书。对一方不同意调解或者15天内经三次通知未果的一键转立案审理。2020年以来,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诉前化解纠纷1798件。

    大胆创新 延伸司法为民触角

    为更好发挥司法确认“不收费、抗反悔、可执行”的优势,宋志刚在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过程中,发挥人民法院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提供司法保障功能,研究制定《多元调解告知书》,成功处理全市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司法确认案。为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宋志刚大胆创新,提请院党组安排31名员额法官及法官助理与16个乡镇和重点部门结合,实行“三个结对”,员额法官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结对,根据办案类型与对口行政、事业单位结对,法官助理与各乡镇司法所结对,实行诉外、诉内一体化解矛盾。

    2018年以来,宋志刚带领立案庭全体同志建机制、搭平台、推应用,强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诉讼服务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立案庭被中共南阳市委、南阳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政法系统十佳政法单位,宋志刚被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桐柏县人民政府分别记个人三等功,被省高院评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省法院网上办公办案工作先进个人,荣记个人二等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