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晚报》: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追记淅川县法院行政庭庭长王建亚

  发布时间:2010-04-19 09:18:44



时任香花法庭庭长的王建亚参加全国法院工作会并领取一等功奖杯。

□本报记者 王勇

通讯员 王彬 张长海

“王庭长,你一定要坚持住啊!咱马上就到医院了……”413日下午4时,一辆疾驰的警车上,淅川县法院行政庭法官杜娟焦虑地说。

但飞快的车轮还是没能跑过死神的脚步。淅川县法院行政庭庭长王建亚在下乡办案途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8岁。

14年前在香花法庭

大爱传递法律温暖

1996年,王建亚到离县城50余公里的香花法庭工作。

1998年,香花镇一位姓李的老汉因为一起赡养纠纷案件到香花法庭起诉。案件受理后,王建亚亲自带着法庭工作人员前往李老汉家中,向老汉的6个子女做说服工作。但李老汉二儿媳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赶走法庭工作人员,辱骂李老汉。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终,李老汉的几个子女终于被王建亚的诚心打动,并表示要好好对待老人。案件的圆满解决让李老汉非常感动,没多久,李老汉来到法庭,给王建亚带来了一袋他自己种的花生表示感谢。

“大爷年龄大了,种地很不容易,生活也很困难,您还是带走换点钱吧!”得知老人的心意,王建亚婉言谢绝了。

7年前在行政审判庭

清廉务实树法官形象

2003年,王建亚到淅川县法院行政审判庭任庭长。

“与王庭长打交道6年多,他所在的行政庭为我们办理的案件有上千件,可一次也没请到他吃饭!他做事很低调,凡事不愿张扬,我们甚至连他家在哪儿也不清楚。”淅川县国土资源局一负责人谈到王建亚很是敬重。

200811月的一天,淅川县国土资源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因一件行政案子,多次想请王建亚吃饭,表达谢意,都被王建亚以各种理由推托了。无奈之下,这名工作人员只好“搬出”自己单位的一位领导出面宴请王建亚。本来约好了,可到了吃饭时间却找不到人了。原来王建亚为了躲避这个饭局,他竟“藏”了起来。

几个月前母亲病重

孝与爱再撑一片天

几个月前,王建亚的母亲因患病成了“植物人”。这对大忙人王建亚来说,照顾母亲的重担自然又落在了他的身上。

每天早上6时起床,给母亲搓揉手脚、脊背、打营养餐、陪母亲说话……还要在上班前赶到单位,布置庭里的工作、处理案件、接待当事人。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给母亲擦洗身体、搓揉手脚、打营养餐、向母亲“汇报”一天的工作,这些活往往让他一忙就到深夜。

王建亚的妻子也在淅川法院工作,2003年,王建亚被任命为淅川县法院行政庭庭长。也就在同一年,其妻子被任命为淅川县法院金河法庭副庭长。没团圆几天,夫妻二人又过上了“分居”的生活。妻子不想去,但最终还是王建亚做通了妻子的工作,妻子走了,其结果却是王建亚一人承担起家里的一切。

工作上,王建亚是人民的好法官。在已经成为“植物人”的母亲面前,他是一个孝敬的儿子。在妻子的眼里,他是一个关心体贴的丈夫。

413生命最后

一片丹心耀“天平”

413上午9时,正在一行政案件执行现场的王建亚突然接到主管院长的电话,指派其陪同上级法院到荆紫关镇协调案件。在办理完案件从荆紫关返回途中,王建亚突感胸口不适,随行的上级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去医院检查。可他却说:“没事,吃点药就好了,我能扛得住,下午3点前还得赶回去处理另一起行政案件。”随后,他让司机下车在路边购买药品并服下,顺势躺在了后座椅上。不想,这一躺却再也没能起来,王建亚永远倒在了工作途中……

“本来王庭长可以推托自己正在执行现场,让其他人陪同,但他没有这样做,正是一心为了工作却生生把自己累成这样的啊!”行政庭副庭长王书宇几度哽咽着说。

王建亚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41516日,淅川县法院、淅川县委先后作出向王建亚学习的决定,号召学习王建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实干精神,迎难而上、不断创新的拼搏精神,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质和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爱民情怀。

文章出处:《南阳晚报》4月19日12版“法治时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