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人民法院桐寨铺中心法庭组建于2003年4月,下辖桐寨铺、桐河两个乡镇, 56个行政村,13万人口。法庭由6名平均年龄30岁的女法官组成,是我省最早成立的女子法庭。庭长贾钟爽办案胆大心细,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风。近年来,桐寨铺法庭在搞好审判工作的同时,特别加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千方百计为她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几年来法庭共审理各类涉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案件1500余件,累计为当事人减、免诉讼费10000余元,为妇女儿童捐助资金7000余元。法庭辛勤的工作赢得了辖区群众和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誉,被群众誉为“妇女权益的保护神”“,先后被省高院评为”优秀人民法庭“,被市中院评为”双创双争“活动先进集体,被市、县妇联分别授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三八红旗集体“等等。
桐寨铺镇刘斌桥村刘某因不堪家庭暴力到法庭寻求帮助,法庭工作人员立即到该村调查,了解到其丈夫嗜酒且性情暴躁,经常酒后殴打妻子,村干部及邻居都劝说无效。法官们找到其丈夫,一方面从情理方面劝其要珍视家庭和睦,另一方面从法律角度警告其行为并非单纯夫妻内部事务,已经构成侵权,如果妻子提出离婚,丈夫还要为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一番情理法理的剖析,丈夫低下了傲慢的头。法官们趁热打铁,又对其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最终丈夫诚恳的向妻子认错道歉,并立下保证。夫妻两人重归于好。像这样的案件一年中她们也不清楚办理了多少,她们只清楚地记得,当一对对夫妻和好之后,一个个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有效保护之后,她们的心里有多畅快。
在审理婚姻家庭案件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桐寨铺法庭在全市率先实行“三优先”制度,即涉及妇女儿童的案件,在立案、审判和执行上优先办理。她们开通“家庭暴力维权热线”,为那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及时的法律指导和救助;走上街头、村口、田间、户家发放宣传小册子,接受群众咨询;在“三八”节、农闲季节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潮期间举办“法制讲堂”,讲解法律知识。
法庭还注重对留守儿童、老人的权益保护。她们不但和乡镇一所中学两所小学建立了共建关系,定期送法上学堂;还会同当地妇联,对那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问题少年开展帮扶教育,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集体谈心及文娱活动,并给予一对一的心理交流指导,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对他们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每年的“六一”节,法庭还专门派人到贫困偏远的村办学校,向小学生赠送学习用品,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对生活困难的老人,法官们也以子女般的爱心去关怀、关心她们。每遇到涉及赡养这样的案件,她们都以最快的速度去处理,确保老人的生活。桐寨铺镇的张大爷到法庭起诉其子不赡养,法庭经过调查了解到老人的儿子对老人在处理家庭问题上一些做法有意见,认为老人当年对其未尽到抚养义务,不愿对老人尽赡养义务。经法庭多次调解,被告最后勉强同意每年支付老人2000元生活费,但拒绝与老人有其它联系。看到其子撂在桌上的2000元和老人伤心绝望的神情,法官们难过之余又担心老人想不开。为了给老人一个安定祥和的晚年,法官们协调了当地民政部门,将老人安排到敬老院,并交代院方多关注老人生活和情绪,以便让老人迅速适应新环境,忘掉不愉快,开始新生活。法官们一有空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跟他讲些生活工作中的见闻趣事。看到这么多人关心他,老人的心结慢慢打开了,笑容又回到了脸上。
5年来,桐寨铺女子法庭的法官们致力于温情司法、和谐司法,用别样的方式默默地诠释着法律的神圣与尊严,用她们的爱心、公心、诚心,温暖感召着每一位当事人的心灵,用柔嫩的肩膀为辖区妇女儿童撑起了一片湛湛青天,成为当地妇女儿童维权事业的一面夺目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