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晨报》报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助力企业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17 10:34:41


    □本报记者 王陈 通讯员 王佳琪 文/图

    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立足经济发展大局,发挥司法引领作用,多措并举,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多部门协调联动 筑牢司法防火墙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创新工作举措,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的审理模式,落实“简案快办、繁案精审”的审判机制,提升知识产权诉讼满意度。

    该院立足审判主责主业不断加强。据了解,今年1月1日至12月8日,该院共受理50万元以下的有关著作权、商标权纠纷一审民事案件1062件,审结929件,结案率87.48%,调撤676件,调撤率72.77%,服判息诉率94.19%。

    该院主动靠前筑牢司法防火墙,通过与市场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检察、相关行业协会等部门沟通、联系,建立常态化联动协作治理机制。建立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服务机制,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听取上市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企业在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精准对接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

    多渠道化解矛盾 全方位普法宣传

    同时该院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多部门联动机制建设,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知识产权形成全方位、综合性的立体司法保护,并成立知识产权调解委员会,探索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新模式,邀请高新区知识产权调解委员会专门设立驻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设立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办公室,引导辖区高科技企业重视、加强自身知识产权保护。

    该院积极参与法治南阳建设,搭建“社会—媒体—法院”沟通桥梁,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广大群众进行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宣传、普及。

    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深入南阳二机集团、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等企业、社区、学校等,通过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工作推进会、法院开放日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定期召开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情况,同时提醒群众注意阶段性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深入街头向过往群众展示侵权产品,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以达成审理一案、普及一片的良好效果。⑥3

文章出处:2021年12月17日《南都晨报》C13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