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晨报》报道:西峡县人民法院找准司法服务保障着力点 为企业解纠纷 破障碍 筑坦途

发布时间:2022-01-14 14:25:26


    □本报记者 王朝荣 通讯员 李冬冬 文/图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公平与正义的司法环境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去年以来,西峡县人民法院对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需求,切实找准司法服务保障的着力点,出台一系列“硬举措”,深化营商司法改革和实践,增强市场主体诉讼获得感与法治体验感,努力为企业解纠纷、破障碍、筑坦途。

    从诉中到诉前 帮助企业下好“先手棋”

    近年来,西峡县人民法院开通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服务。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非诉讼和诉讼对接,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对涉企纠纷,优先组织诉前调解,力争不花钱、不伤和气解决纠纷。同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诉前保全、诉前鉴定,以鉴定解争议,以保全促调解。

    去年以来,西峡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共调处纠纷446件,其中涉及买卖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及承揽合同纠纷71件,标的额达1340余万元,涉企诉前保全案件12件,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诉前鉴定52件,有力纾解企业诉讼压力。

    用速度换温度 打造商事纠纷“快车道”

    效率是企业的生命线,而维权成本高、周期长一直是企业运用诉讼维护自身权益的难点、痛点。为了让企业维权成本“更低”、权利实现“更快”,西峡县人民法院制定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在优化营商环境案件节点管控中贯彻“13710”机制的意见》,从每一个涉企案件的立案、送达、开庭、合议、制作发出裁判文书的各个环节进行时间节点提速,制作《优化营商环境节点管控图》,对超节点事项实时监控、即时通报,确保案件全流程提速办理。

    同时,根据涉企案件实际情况,深化繁简分流,实现简案快审、难案精审。简单案件由速裁团队筛选后快速办理,买卖合同等类型化纠纷,由专业化审判团队集中办理,复杂案件由资深法官组成合议庭精审,实现了案件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在保障案件高质量的同时,进一步缩短案件的审理周期。

    去年以来,西峡县人民法院涉营商环境执行合同案件立案平均用时0.38天,实际审理平均用时仅38.85天,有效防止因办理时间过长而“拖瘦”“拖垮”企业。

    从一点到多面 铸造优质司法“供应链”

    “之前我们遇到了小股东要求公布企业账目,应该如何应对呢?”2021年3月11日,西峡县人民法院举行“案例宣讲进企业”活动中,结合法官宣讲的典型商事案例,10余名企业负责人及法务纷纷抛出心中的疑惑,法官们结合司法实践逐一解答。

    “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只在诉讼中服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将司法服务延伸出去,从‘创新点’发展到‘服务线’再拓宽到‘辐射面’!”西峡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新征说。

    西峡县人民法院不仅已经连续多年开展“案例宣讲进企业”活动,通过法官联系企业,建立了法律专项一对一服务,实现对重点企业的司法守护。通过“巡回审判进企业”活动,以真实案例教育职工,增强法治意识。通过组织参加“万人助万企”活动,强化对帮扶企业的法治体检,帮助企业完善管理机制、识别和合理规避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去年以来,西峡县人民法院共开展各类助企活动20余场,走访、联系企业200余次,实现了县域重点企业司法服务的全覆盖。

    融办理为治理 握紧破产案件“金钥匙”

    2020年起,西峡县人民法院集中优势审判力量,成立破产审判团队,实现破产案件专业化办理。在人员配置上,构建以资深法官为核心,从“团队”“技术”“规范”“职责”等多方面塑造人员精干、辅助精准、分工明确的破产审判工作队伍。

    西峡某矿业有限公司以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申请进行破产清算,但公司部分在册缴纳社保人员及留守值班用工人员遗留问题未解决。西峡县人民法院受理后,立即指定并督促管理人开展工作。通过妥善管理、网络拍卖处置破产企业财产,最大限度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在破产资产处置、破产费用保障、职工安置、企业变更注销等方面积极推进府院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召开职工及家属座谈会、深入沟通交流,维护职工权益,消除思想疑虑和不稳定因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去年以来,西峡县人民法院已办结破产案件4件,其中破产和解1件,平均审理天数压缩至138天,债券回收率达到67.17%。有效助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助推了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用善意和文明 助力困难企业“渡难关”

    近日,西峡县人民法院收到一封来自郑州某公司的感谢信,感谢西峡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在执行一件涉及郑州某公司的案件中,对公司进行经济风险评估,采取文明理性、善意执行的措施,解决了公司的资金周转难题。

    原来,该公司被申请执行标的200余万元,在冻结公司账户后,其表示愿意主动配合执行,但因疫情生产暂时困难,请求预留70万元资金用于保证正常运转,并承诺在10个月内将剩余案款打入法院标的款账户。在收到申请后,西峡县人民法院迅速召开专业法官会议进行专项研判,本着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理念,在对公司未来经营进行科学评估后,最终决定预留70万元用于公司恢复经营。作出执行裁定书后,承办法官立即带领执行人员赴郑州办理解冻手续,解除了企业濒临破产的危机。

    近年来,西峡县人民法院一直秉承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大力推行涉企案件执行和解,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被执行企业审慎采取冻结、查封等司法强制措施,以“放水养鱼”等方式化解企业危机,增强造血功能,维持正常运转。同时,对企业申请执行人强化沟通响应,进行全流程、全覆盖的执行节点信息通报,确保执行案件及时高效执结。今年以来,全院首次执行案件平均用时69.26天,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营商法治环境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渐强音”。西峡县人民法院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斗争精神,忠诚担当,攻坚克难,奋力推动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③3

文章出处:2022年1月14日《南都晨报》C12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