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和裁判文书质量是人民法院司法能力、司法水平和审判质效的集中体现,为贯彻落实五星支部创建中关于“业务出彩星”的精神要求,进一步提高办案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2023年6月14日至15日,民三庭集中开展业务能力大提升活动。
活动第一阶段,开展文书评查。由员额法官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的原则,以盲审的方式,对庭内近期制作的五篇裁判文书开展交叉互评,着眼文书格式、事实认定、裁判理由、法条援引、裁判主文、技术规范、结构布局等多个方面进行认真讨论,以讲代评,指出文书在制作格式及文书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活动第二阶段,学习文书制作。民三庭庭长陈德林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和《民事诉讼文书样式》,以裁判文书制作规范为题,从当事人地位列举、代理人称谓、地址书写、一审文书引用、证据认证和法院评理等方面,对当前文书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进行讲评,对文书制作进一步进行规范。
活动第三阶段,组织庭审观摩。组织办案人员对赵琳独任审理的一起保险案件庭审进行了观摩,对争议焦点的归纳、当事人诉求表达的引导和突发状况的处理等问题代入思考。庭审结束后,组织员额法官和助理对观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庭审程序、庭审技能和庭审形象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陈德林对庭审中的规范用语、节奏把握、层次引导和调解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讲评。
活动最后,全体办案人员对各自出现的问题和学习成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陈德林强调,庭审和裁判文书作为衡量法官办案能力的“水平尺”,也是群众感受司法公正最直观的“窗口”,更是办案人员业务出彩的“基石”,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对诉讼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办案人员也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对号入座,通过这次文书评查和庭审观摩,切实提升驾驭庭审和文书制作的能力,真正做到将提升业务能力与改进工作成效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到审判质量提升中去;二是要规范庭审程序、细化庭审要求、优化庭审效果,主审法官要注重庭前阅卷,准确把握案件争议焦点和庭审节奏,合理引导当事人围绕焦点充分举证质证和阐述观点;三是要运用好信息化技术,加大网络庭审和当庭宣判的力度,努力提高诉讼便利程度,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改革的红利。
下一步,民三庭将继续树牢党建引领支部工作的鲜明导向,多措并举扎实提升审判服务质量,持续输出优质司法产品,为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助力南阳法治化营商建设奠定坚实的能力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