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世界杯

  发布时间:2010-06-17 16:17:53


第一次看规模比较大的足球比赛,是1988年的欧锦赛,还在上高中的我开始为荷兰“三剑客”痴迷。时隔两年,等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足球盛宴---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在那届以防守著称世界杯,我看到了联邦德国踢出了令人信服的攻势足球;看到了一代球王马拉多纳独木难支,黯然离去;看到了贝肯鲍尔带领弟子们成为了最后的王者。从此,世界杯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为世界杯而疯狂。

我爱世界杯,不仅仅是22个人在绿茵场上的简单对抗厮杀,更是因为人们为了获取胜利而不断改进、创造各种技战术打法所显现出来的智慧光芒。从上世纪30年代传统的“2-3-5倒金字塔”阵型,到50年代 “W-M”阵型及随后匈牙利改良而成的“3-3-4”阵型;从60年代“W-M”阵型告别国际足坛,到进入80年代防守足球开始成为大势所趋,更加注重整体配合,现代足球快速发展的几十年期间,足球界的精英们不断地适应形势、推陈出新,创造出了各种阵型打法。其中英格兰国家队主教练阿尔夫-拉姆塞1963年首创并帮助球队1966年夺得唯一一次冠军的的4-4-2阵型,被认为最经典的阵型,直到现在仍旧被广泛使用。而每届世界杯,各个国家队都会根据本队队员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打法,其应变的能力把技战术打法发挥到了极致。在五星巴西的夺冠历史上,巴西人1958年采用 “4-2-4”阵型,1962年变为“4-3-3”,1970年又采用复古的“4-2-4”阵型,1994年紧跟潮流使用“4-4-2”,2002年又变成“3-5-2”,无论阵型如何变,不变的是足球带给我们的激情,不变的是每个球队和球员对胜利的渴望。

我爱世界杯,喜欢那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体现国家和民族特色的各国足球传统风格的执着和厚重。采取“混凝土防守”以及犀利的“防守反击”风格的防守大师意大利,首创“全攻全守”打法掀起橙色风暴的无冕之王荷兰,富有创造力和灵感、技术与强硬于一身的潘帕斯草原雄鹰阿根廷,最富纪律性和拥有最强意志力的“德国战车”,技术娴熟擅长地面进攻堪称欧洲拉丁派代表的斗牛士西班牙,踢球如跳舞进攻像水银泻地的艺术足球代表巴西…,看每一个特点鲜明的国家队在比赛中尽情诠释自己的风格,真的是一种享受。我爱世界杯,喜欢才华横溢的球星们在比赛中真挚感情的流露,马拉多纳的辉煌与矛盾,巴乔的忧郁和悲情,巴蒂斯图塔的眼泪和无奈,贝肯鲍尔的镇定坚毅,贝克汉姆的潇洒自如,还有郑大世的泪流满面…,每一届世界杯,都会有打动我们内心让我们感动的画面。每一场比赛结束,胜利者的欢呼喜悦和失败者的失声痛哭形成了最强烈的反差,无论是喜极而泣,还是默默流泪,球员向我们展示了人最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们用独特的个人魅力感动了每一位球迷,也成为我最难忘的记忆。

我爱世界杯,是因为每场比赛都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足球比赛,理性和疯狂的结合,没有绝对的强弱之分。世界杯比赛,一切皆有可能。一场比赛的胜负,并不仅仅取决于两个球队的整体实力,队员的临场发挥、心理承受能力、天气状况、伤病情况、主教练和队员的临场应变能力甚至运气都会成为左右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所以,你在小组赛、淘汰赛里去猜哪一支球队会获胜,结果往往会让你目瞪口呆,大跌眼镜。世界杯绝对不缺少冷门,世界杯也绝对不缺少“黑马”,意外经常伴随着世界杯的征程。正是因为有了冷门和“黑马”,才给了我们惊喜,给了我们疯狂的理由,让我们感受到了足球的热情和魅力,也让我们见证了“弱队”的进步。

已经习惯了每隔四年,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倒上一杯啤酒,抛却压力和烦恼,坐在电视机前尽情享受足球带给我的快乐与伤悲,沉默与欢呼,激情与希望。

我爱世界杯!

责任编辑:N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