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晨报》报道:卧龙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王莉3年办结1861件案件 秉公执法 全心全意为民解忧

发布时间:2023-11-16 08:53:09


    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

    当事人来法院看望王莉(右)

    □本报记者 王朝荣 通讯员 丁清玲 文/图

    47岁的王莉现任卧龙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多年来,她因工作突出先后荣获多种荣誉,她撰写的文章多次在该院的理论研讨会中获奖,2015年荣获年度“五手两优”优秀裁判文书一等奖、2021年被评为法院审判质效竞赛“优秀技术能手”第一名,她用自己的公正之心、敬业之行、无私之德谱写着一名普通法官平凡的人生篇章。

    勤于学习善于创新

    要想在审判事业上有所作为,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只靠忠诚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政治、专业理论学习。王莉是这么想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从进入法院那一刻起,王莉把学习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一手抓审判、一手抓“修行”。对她来说,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还是一种精神追求。

    在政治上,王莉坚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准则,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公正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面对繁重的工作,王莉总是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将所学所思所感所悟贯彻落实到审判工作中去。王莉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是非曲折的界线标准,确保司法公正,维护法律尊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法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随时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展现法院干警的良好形象,廉洁勤政,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人民满意心定方安!”王莉热爱审判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中,她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满腔热情投入到每起审判工作中。

    经过多年的锤打磨炼,王莉不但思想觉悟高,宗旨意识强,政治立场坚定,而且审判理论更加丰富,审判技能更加娴熟。

    全心全意为民解忧

    王莉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认真办好每一起案件,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2021年的一天,一位老人在女儿的搀扶下,冒雨来看望王莉,拉着她的手感激地诉说心中的谢意。原来,这是王莉在2018年受理的一件案件当事人的母亲。老人80多岁了,2015年3月,老人以女儿的名义向王某出借了60万元,借款人出具了借条,担保人王某除在借条上签字同意担保外,还将自己的房产证原件交给老人保管,并承诺还完钱后再把房产证取走。后经老人及女儿多次催要,王某一直推诿不还,无奈之下老人的女儿将王某和担保人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偿还其60万元借款及利息。

    案件立案后,王莉第一时间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老人的女儿拿出了担保人王某提供的房产证原件,并说来之前她到房管局查询过,王某已经以房产证丢失为由补办了新的房产证,这本房产证已经作废了,她要申请财产保全。在此情形下,王莉迅速为原告办理了财产保全手续。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王某声称没有钱,只能一年还1万元,担保人也辩解说此担保已过担保期,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听到二被告的话,老人当场就抹泪了:“一年还1万元,至少需要60年,我已经80多岁了,活不到那一天了。”后经数次调解,双方仍无法达成协议,遂依法判决支持了原告的合法诉求。二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维持了原判。案件生效后,在法院的强制执行下追回了原告的财产。

    案件虽已案结事了,但老人一直念念不忘,就这样,老人每年都会到王莉的办公室坐坐,表达感谢之情,这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老人说,有生之年只要身子骨还利索,都会坚持来看看王莉。

    入户调解化解纠纷

    速裁中心案件数量大、类型广,担负着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减轻当事人诉累、缓解法院审判压力等职能,王莉始终坚持在司法审判工作中落实好党的方针政策,抓实抓好“公正与效率”这一司法审判主题,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服务大局发展。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受理案件的特点,采用“案件分类,不同处理”的办法,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落到实处,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2年10月,王莉受理了6起因被告投资失败跑路,拒绝偿还拖欠款项的合同纠纷案件,接收到案件后,通过邮寄及电子送达的方式向被告发送应诉手续,但均无法与被告取得联系。为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轻当事人诉累,王莉采用进村入户调解的方式,主动出击,先与被告所在的村委取得联系,在村支书的帮助下与被告徐某电话沟通,但被告徐某以她也联系不上丈夫和女儿、且需要照顾生病的孙子为由拒绝到庭参加诉讼。

    考虑到被告确实存在特殊情况,也为了案件的顺利进行,王莉遂带领团队干警驱车几百公里,深入到桐柏县埠江镇某村徐某家中进行调解。从法理、情理、事理多个角度向徐某释法明理,同时以唠家常的方式架起原被告双方沟通的桥梁。通过长达四五个小时的耐心沟通,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

    至此,这6起合同案件顺利解决,几名当事人也对该团队的亲民作风及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连连称赞,被告徐某拉着王莉的手说:“感谢法官们,跑几百里过来给我们解决纠纷,你们辛苦了!”

    将心比心守护正义

    工作中,王莉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拓展便民利民审判工作机制,连续多年办案数量、办案质量在全院、全市名列前茅,先后多次在法院办案标兵评比中荣获“办案数量标兵”“办案质量标兵”称号,荣获年度“办案数量标兵”“调解能手”“十大办案能手”“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1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20年被评为年度“优秀党员”和“全市法院办案标兵”,2022年被省高院授予个人二等功。

    近三年来,王莉共计办结案件1861件,其中2021年672件,调撤结案占比69%;2022年682件,调撤结案占比67%;2023年1至10月上旬507件,调撤结案占比66%。

    作为一名法官,王莉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她勤奋工作,秉公执法,服务民众,用一颗尽职尽责之心捍卫法律的公平正义,时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法院干警的初心使命,用“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妥善化解每一起纠纷、审理好每一起案件,切切实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⑥5

文章出处:2023年11月16日《南都晨报》C6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