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通讯员 黄彦兵 朱小旭
邓州市人民法院立足审判执行职能,狠抓司法办案关键环节,不断延伸司法服务,优化诉讼服务品质,充分应用司法“组合拳”,多措并举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护航发展软环境。
高位推动,精准施策。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成立营商工作专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建立营商环境案件立案、民事、执行、综合“四合一”审执归口模式,初步形成“一把手挂帅、专业化管理、各口线配合”的营商环境工作格局。
科技赋能,效率提升。充分运用智慧法院成果,加大涉企案件在线调解、网上庭审力度,所有案件“立案上网、全程在网、结案出网、痕迹留网”。在去年购置多套设备的基础上,今年加大应用培训力度和强度,强化信息化在推动和保证大营商工作良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电子送达率99.89%,位居全市前列。
积极探索,提质增效。构建“平台化+数字化+要素化”的管理模式,对司法辅助事务进行集约化、社会化实践探索。统筹立案、分案、办案工作流程,严格简案转出机制,确保繁简准确适宜。对简单案件统一排期开庭,集中时间类案同审、多案连审。成立金融审判法庭,对金融案件集中送达、集中保全,集中开庭、批量裁判,最大限度缩短审理时长,提高案件质效。该院一审平均用时30.67天,涉企买卖合同类案件首执平均用时27.22天,涉企实际执行到位率37.48%。成立立审执破一体化工作专班,做好整体工作一盘棋调度,发挥“立审执破”兼顾的集约效益。
多元解纷,减轻诉累。整合专业力量,成立多样化的专业调解工作室,更好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诉源治理,从源头上减少案件数量。1—9月,案件数量由去年同期的11221件减少至10461件。积极推行判决书上附法律条文,通过判决适用法律条文内容,引导当事人理性维权。在判后通过“两提示一敦促”工作机制,敦促、引导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使当事人充分认识到生效裁判文书的严肃性,以及不履行时应承担的相应后果。
入户走访,延伸服务。以“万人助万企”“政法干警包联企业”等活动为抓手,以2022年以来到法院有过诉讼、执行的企业为蓝本,做好案件回访工作。同时,积极走访辖区律所律师,了解关切,积极回应。向企业主发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白皮书》,让企业主了解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免费发放《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控指南》,增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
积极谋划,培育创新。在河南省基层法院率先发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白皮书》;率先通过“区块链+电子送达”在线核验功能,帮助当事人在线核验电子送达的民事判决书。继续加大“悬赏执行”工作力度,拓宽执行“人”“财”难题解决办法。持续深挖“网上摇号”选择鉴定机构等措施,走深走实钉钉线上签批,持续提高退费效率,为企业降费增效、纾困解难。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