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阳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整体审判质效稳居全省第一,被省法院评为全省先进集体。为总结成绩,继往开来,南阳中院评选出2023年南阳法院十大司法事件,共同见证法治南阳出彩篇章。
事件1:诉讼服务优质高效 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健全完善“12368”诉讼服务事项办理机制,增设智能云柜、智慧导诉等便民设备,集约办理诉讼咨询、案件查询、法官联络等事务,让诉讼体验“可感可知”。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建立动态监测预警和投诉举报处置机制,及时立案率93.64%,网上立案率全省第一,让诉讼立案“零距离”。坚持需求导向,推行判后答疑、释法明理,推进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完善诉讼费退费机制,为困难群众减缓诉讼费用164.95万元,让司法服务“暖人心”。
事件2:依法打击犯罪 守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51件576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68人,追缴、没收违法所得实际执行到位1.88亿元。审结危害生产安全、危险驾驶、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案件2293件2422人,依法守护百姓生产出行、餐桌、用药安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上下游犯罪,审结案件2876件5089人,对“11.20”马来西亚特大跨境诈骗系列案6名主犯从重判处刑罚。加大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力度,持续参与非法集资专项治理,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组织领导传销等案件63件164人。
事件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出台《服务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制定服务城市更新、项目招商等28项措施,助力打造中部崛起新高地。出台服务保障一流营商环境40条措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厚植投资兴业沃土。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建立“4+8”工作机制,推动金融市场综合治理,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纠纷28229件。持续强化企业合法权益保护,采取“活封活扣”、变更保全方式、暂缓强制执行等措施,审慎善意文明司法,对443家主动履行义务的企业及时修复信用,尽可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活力。
事件4:创新机制解难题 能动司法促发展
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知识产权保护意见,共建行政司法“双保护”联动机制,健全完善“行政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机制,推动70%以上案件调解撤诉。发挥破产审判“有效救治”“及时出清”功能,创新建立智慧破产系统,探索“清算式”重整模式,先后推动16家企业“涅槃重生”,引导24家企业退出市场,清理债务38.3亿元。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推动涉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长江流域等环境资源类案件集中管辖,与林业、公安、检察等部门联合协同,构建“预防、修复、共治、专业”四位一体的生态司法保护新模式。
事件5:强化行政审判职能 积极助推法治南阳建设
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638件、审查非诉执行案件1243件。与行政机关开展同堂培训,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进党校”活动,邀请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连续第15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把司法理念、裁判标准向前传导至行政执法环节,促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行政机关败诉率下降3.5个百分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年稳居全省前列。
事件6:高效攻坚促执行 为民服务解民忧
坚定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豫剑执行”“百日攻坚”等集中执行活动,全年共执结各类案件63810件,执行到位金额77.92亿元。运用智能化手段与发改委、不动产管理中心、银行等部门联动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一键查控,穿透性查找被执行人实际财产去向,共查封房产5953套、车辆6885台,冻结资金16.08亿余元。依法打击违法失信行为,限制高消费39301人次,纳入失信人名单36499人,倒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对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不轻言放弃,定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对终本案件恢复执行到位金额27.81亿元。大力推行网络司法拍卖,解决被执行财产处置难问题,成交金额9.6亿元,溢价率14.45%,为当事人节约佣金3859.78万元。
事件7:全力保障民生权益 彰显司法为民温度
办好民生“小案”,做实民生“实事”,依法审结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一审民事案件111019件。加强劳动纠纷预防和化解,审结劳动纠纷案件1826件,既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合法权益,又尊重企业正当用工自主权。积极参与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对41名恶意欠薪人员依法定罪处刑,速审速执农民工讨薪维权案件4739件,帮助6238名农民工追回“血汗钱”3163万元。深入开展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为受骗老人追回养老钱153万余元。推进少年审判“三合一”改革,打造“月季花开”少年司法保护品牌,用法治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涉军维权工作,审结涉军人军属案件96件,高质量完成涉军停偿司法保障工作,坚决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事件8: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协助出台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解纷实施意见,积极对接、入驻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健全完善“调解+仲裁+诉讼”解纷模式,预防化解潜在纠纷71799件。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动司法触角向基层延伸,依托人民法庭构建“一村一法官”“法院+网格”等治理新模式,让更多纠纷消解于未然。全市人民法庭审结案件38043件,5个人民法庭荣获全省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西峡法院家事矛盾纠纷化解“西语和风”工作法,入选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事件9:“精准”普法宣传 深植法治精神
拓宽宣传工作渠道,大力加强普法宣传,常态化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举办新闻发布会27场,发布各类案例180起,开展“走基层 与巡回审判同行”活动19场,精心制作题为《十年》的宣传片,昭示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决心与行动。发挥新媒体优势,在官方抖音号“天平南阳”发布抖音作品32部,进行执行直播20场,受众达5000多万。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你好青少年》荣获省高院“豫法杯”微动漫类作品一等奖,充分发挥了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功能,通过司法“小案件”,彰显法治“大道理”,让鲜活的案例成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
事件10:数字赋能智慧法院建设 提升法治服务保障能力
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强化数字赋能,推行庭审语音智能识别,电子卷宗随案生成,让司法全流程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推行类案智能检索、文书智能生成、大数据智能分析,助力法官精准适用法律,快速高效办案。全市法院网上立案率99.76%,网上电子送达率98.92%,均排名全省第一,网上办公办案各项指标连续四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