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
法官走访企业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朝荣 通讯员 文鹏 马俊杰 朱小旭 文/图
近年来,邓州市人民法院穰东法庭立足镇级小城市创建试点镇、服装业发达、农产品有特色等地域特点,紧紧围绕地方党委中心工作,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望色、闻声、问症、切脉”方法融入日常工作中,在参与基层治理过程中用好“望闻问切”,切实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为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基层治理、打牢平安稳定基础贡献司法力量。
“望”风险 完善机制夯实基础
穰东法庭辖穰东镇、白牛镇、汲滩镇三个乡镇,共86个行政村(社区),人口21.5万余人,现有员额法官2名、其他工作人员4名,年均结案600余件。
在诉源治理工作中,穰东法庭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经常深入一线察民情、知民意、“望”风险,熟悉掌握基层实情,把握矛盾纠纷源头方向,找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连接点,不断探索符合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文化、矛盾纠纷特点的预防机制,努力实现预防在前、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的诉源治理效果。
穰东法庭以“五星”支部“平安法治星”创建为依托,积极主动融入辖区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不断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乡镇、法庭、职能部门、村委多方联动工作格局,不断完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积极与穰东镇人大主席团“代表之家”联动,借助人大代表根植一线、贴近群众的优势,及时掌握社情民意,邀请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预防、排查、监督、化解全过程,全面构建收集民情、反馈民意、多元化解、解决民忧、民主监督的闭环工作模式。及时运用司法资源对辖区纠纷类型、特点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定期向当地党委政府推送辖区民事案件分析报告,提出防范化解意见,促进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管理。
“闻”民忧 用心办好民生实事
穰东镇是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特色小镇、国家级经济发达镇、中国裤业名镇和河南服装名镇。全镇服装加工企业总数达到460余家,村级加工作坊和个体加工户6600余家,网店数量2400余家,服装产业年产值达40亿元。穰东镇作为服装产业特色小镇,买卖合同纠纷在法庭受理案件中占比较大。
穰东法庭在工作中注重倾听群众诉求,健全“闻”的机制,努力做到“闻民忧、听困难”,得知部分服装商户在贸易往来时多以进货单为凭证,缺乏相关具体信息,导致纠纷化解缓慢、影响交易秩序这一消息后,穰东法庭联合地方党委政府,在穰东服装商会设立“1+N”工作站,建立“法院+商会+N”联动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服装产业量身定制纠纷化解绿色通道,护航辖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典型案件巡回审判,邀请商会成员及个体工商户观摩庭审,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作用,引导大家遵规守法、依法办事。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穰东法庭联合邓州市穰东镇商会到辖区企业走访问需,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人员管理、规划建设和创新发展等情况,并对商会、企业遇到的各类法律风险及问题进行调研,精准施策,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针对企业家提出交易中如何保存证据、交易中如何做好风险防范、企业人员如何管理、企业经营合规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干警们一一进行答疑解惑。
“问”难阻 提前介入多元解纷
在工作中,穰东法庭全过程注重“问”的方法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走访座谈、调查询问,通过“问”各方意见建议,“听”畅所欲言,“一问一答”使问题及早发现,更能“对症下药”,进而抓住难点问题变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提高矛盾纠纷解决效能。
在了解到辖区部分村组群众因对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不满欲起诉村组后,主动向辖区党委汇报,启动多元化矛盾解纷联席会,多方面分析矛盾产生原因,积极开展排查工作,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0起,最终通过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化解7起,切实减少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
“你们两家都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各退让一步心气不就顺了吗?问题也就解决了,和谐处理事情双方都能受益。”近日,穰东法庭联动辖区司法所、派出所和村组干部等诉前化解一起邻里之间为树木引起的纠纷。为了使双方的矛盾得到妥善解决,法官邀请双方亲属、村干部、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参与案件的调解。通过多方努力、轮番劝导,双方逐渐打开心结,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田某将树木放倒并约定好砍树的具体时间及相关事宜。放树当日,为了让双方无后顾之忧,法庭人员也到现场指导放树事宜。
穰东法庭除了注重开展诉前调解,还定期参加多元化矛盾解纷联席会,及时征求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加强与辖区86个行政村的联动机制,全方位畅通矛盾纠纷线索收集渠道,并为基层干部非诉讼纠纷解决提供法律支持。
“切”症结 精准发力优化服务
社会治理的根本是依法解决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穰东法庭始终坚持把司法为民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望风险、闻民忧、问难阻”来查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病源”,“切”入症结、开出良方、解决纠纷,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办起,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穰东法庭在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的同时,及时回应司法权下沉到底的治理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扎实推动人民法院“三进”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依托“互联网+”,拓宽信息化技术在司法调解工作中的应用广度,让老百姓在掌心里、指尖上就能参与调解。积极参与乡镇“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并以镇为单位建立“法律明白人”微信群,实时反馈基层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一线信息”,及时参与纠纷化解。组建普法宣讲团,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通过以点带面、以案释法的方式,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下一步,穰东法庭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行“望、闻、问、切”工作方法,推动形成诉求渠道畅通、调解体系健全、化解纠纷有力的多元解纷长效机制,心贴心倾听群众诉求,实打实解决群众难题,切实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方位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为辖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