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南阳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少年审判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24-05-31 17:28:22



    5月31日下午,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司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工作开展情况,并向社会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南阳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长青,少年审判庭庭长郑峥出席发布会,省市十余家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发布会由南阳中院新闻发言人、政治部副主任赵晖主持。

    发布会上,宋长青介绍了全市法院司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工作开展情况,郑峥向社会发布了少年审判典型案例。

    通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习近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人民法院作为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关,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提升少年审判专业化水平。一是健全审判组织,夯实工作基础。南阳中院党组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审判机制改革,全市14家基层法院均成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领导机构及专门审判团队,一半以上法院完成少年审判“三合一”改革。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市法院以“三合一”模式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1264件,其中刑事案件1010件,民事案件254件。二是打造特色品牌,凝聚工作合力。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理念,牢牢把握新时代少年法庭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于2023年创建“月季花开,‘未’你而来”司法品牌,并联合市关工委、团市委、市教体局、市妇联、市心理咨询协会成立“法护花开”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讲师团;联合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制定《“法护花蕾 向阳花开”关心关爱女童活动的实施方案》,共同开展2024关心关爱女童专项活动,有力提升了女童的法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三是完善绩效考评,激发工作效能。制定未成年人审判单独绩效考核办法,解决了未成年人审判的工作量和工作效果难以量化的难题,有效激发了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活力。

    发挥审判职能,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权益犯罪行为。南阳中院坚持“一二四工作法”,以审判为中心,延伸到庭前社会调查、庭后延伸帮教,由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机关共同进行帮教,制定《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指引(试行)》,严格落实指定辩护、法定代理人到庭、合适成年人到场、庭前社会调查、个别化量刑、法庭教育、圆桌审判、不公开审理等制度,在程序上保护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在刑罚适用上确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228名未成年罪犯开展跟踪帮教;对主观恶性较大的未成年人犯罪,坚持宽容但不纵容的原则,依法判处实刑。同时,严格贯彻落实《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对性侵、猥亵未成年人构成犯罪的13名被告人发出从业禁止令,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筑起防止再次侵害未成年人的从业“隔离墙”。

    坚持能动司法,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家庭和学校是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要聚焦源头“防病树”。南阳中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一库一中心”,全市法院共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107个,为广大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提供法律服务。对未成年人的父母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依法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252份,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的必修课。对未成年人被家暴、欺凌、骚扰及传播隐私的,依法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3件。聚焦义务教育阶段的保护,安排211名干警在218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构建学校、家庭、法院“三位一体”宣传教育新格局,为在校师生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未成年人的保护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治理,要府院联动“护森林”。全市法院能动履职,针对案件办理中发现的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向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发出少年审判相关司法建议38份,并跟踪回访、督促落实。例如,针对性侵案件中宾馆、民宿行业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司法建议,高新区同期的发案数量已由2022年的5件19人降至2023年2件2人。

    聚焦健康成长,扎实开展未成年人帮扶帮教工作。南阳中院突出全过程帮教挽救,构建庭前、庭中、庭后三位一体的教育矫正模式,帮助罪错少年接受教育改造和顺利回归社会,让“教育挽救未成年人”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制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指引(试行)》,对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犯罪案件档案进行封存实行专柜专管,对符合条件确需查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情形,严格把关,并签署保密承诺书。二是对被羁押的未成年犯,主动与羁押监所沟通,与被羁押人员的亲友开展亲情联动,通过让羁押人员观看家人录制的亲情视频,让“高墙内”的失足少年感受来自家庭的关爱和守望,协助监所部门做好教育改造工作;三是制定《未成年人审判延伸帮教工作指引》,对判处缓刑的未成年犯进行跟踪帮教,与社区矫正部门加强沟通,在复工复学等方面为失足少年提供帮助。2023年至2024年5月,全市法院共计开展跟踪帮教228人次,均制定未成年人跟踪帮教一案一档,其中复学30人,复工54人,2人顺利考入大学。

    着力营造氛围,倾力点亮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底色。一是提高对未成年人全面保护的关注度。南阳中院以校园欺凌、防范性侵、防范新型毒品为主题制作《你好,青少年》普法宣传微动漫,并被评为2023年河南省“豫法杯”优秀新媒体作品动漫类一等奖。以聚众斗殴、盗窃、网络诈骗、校园暴力为主题制作了多期普法广播剧,均登上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唐河法院联合省广播电视台、县教育局开展的未成年法治教育线上宣讲会,累计观看人数80万余人次,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合力。二是提高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宣传力度。2024年5月6日,南阳中院少审庭微信公众号“宛法少审”上线运行,开设“走进我们”“未爱守护”和“微课堂”等栏目,通过发布青少年教育案例、少年法庭工作动态、心灵成长故事等,实现以案说法、预防犯罪、普法宣传的综合效果,进一步擦亮南阳法院少年审判“月季花开,‘未’你而来”的金名片。三是提高法治宣传参与度。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424次,受众人数达10万余人,发放宣传页5000余册,普法书籍400余本;举办家庭教育讲座28次,强化家长的法律意识和监护职责;开展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72次,让广大未成年人身临其境体验法官职业,潜移默化培养未成年人对法治的信仰;举办巡回法庭活动69次,将办案、庭审现场变成普法课堂,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宣传效果。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法院第七次少年法庭工作会议等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用专业精神、法治力量、司法温度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