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报道:法护天平 优无止境 —唐河县人民法院打造“法院+N”模式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4-06-17 15:35:54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通讯员 姜 燕

    审结破产案件12件,化解债务2.5亿多元,盘活工业用地400余亩,安置职工200余人……这是2023年以来,唐河县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亮出的一份成绩单。

    “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是评价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晴雨表和助推器。该院大力推进执行与破产审判相衔接的“执转破”工作机制,以“执破联动”为切口,以“府院联动”为支撑,打造“法院+N”破产审判模式,清理“僵尸企业”,助推工业振兴,为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创新工作方法

    助企纾困解难

    什么是“执转破”?“执转破”即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制度。为加快推进“执转破”案件审理,唐河县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规范执行案件移送破产的若干规定》,规范案件移送程序;创新工作方法,将原隶属于民二庭的破产审判团队合并到执行局,成立执破合议庭,由执行团队负责筛选案件,破产团队负责审查甄别,执行与破产程序无缝衔接,实现单向“执转破”向双向“执破互促”提档升级,开南阳两级法院“执破合一”之先河。

    为充分发挥执破合议庭的作用,实现执破协同,唐河县人民法院在执行阶段全面了解拟移送破产企业的资产、负债、法人及主要股东情况,对会计资料进行封存,大幅提升了“执转破”移送成功率,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部分破产案件的难点、堵点问题,实现了“执转破”案件“移得出、立得上、破得了”。

    通过“执转破”程序,积压的“执行不能”案件得到一揽子终结。2023年以来,唐河县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12件,审结破产案件12件,其中“执转破”案件11件,平均用时90天。该院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合同”指标连续两年进入全省前10名。

    搭建联动平台

    探寻最优解法

    破产过程中涉及的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税费缴纳、企业注销、破产费用保障以及打击“逃废债”等“卡脖子”问题,靠法院“单打独斗”难以解决,需要多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在该院的推动下,该县及时启动个案“府院联动”机制,召开破产“府院联动”协调会,成立由市场监管、税务、城市综合执法、公安、环保等职能部门组成的企业破产指挥部,构建起破产案件的风险调控与事务协调由政府主导,司法程序由法院主导的一体化处理“法院+N”模式。

    在管理人财产接管环节,该院协调城市综合执法部门对企业周边非法搭建的临时设施进行拆除清理,协助管理人对私自占用企业房屋的人员进行腾退搬离,协助管理人对企业出售的房屋逐户进行清理,分类厘清后交付管理人接管,解决了管理人接管企业财产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在企业财产调查环节,该院充分发挥网络查控平台作用,破解破产管理人财产调查手段单一、财产处置渠道不畅等难题,提高破产审判效率,实现“以执助破”。公安部门根据举报线索调查财产下落,追回外借、隐匿的财产,管理人向公安部门移交的多条财产下落线索件件有落实,为企业挽回了大量损失。

    通过“执破联动”“府院联动”的协作方式,该院顺利审结一系列破产清算案件,化解了一大批执行案件,成功实现了“执破互促”。唐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400余亩土地和部分厂房被成功盘活,引进其他企业入驻,成功实现“腾笼换鸟”,淘汰了落后产能,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②6

文章出处:2024年6月14日《南阳日报》A6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