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殷切关怀和期望。人民法院作为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关,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近年来,南阳中院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司法理念,探索运用“一二四工作法”(一个中心、两个延伸、四方帮教工作法),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南阳法院特色的少年司法审判之路。
一个中心:发挥审判职能 铸就司法“利剑”护花蕾
少年审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审判队伍。南阳中院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审判机制改革,全市法院均成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领导机构及专门审判团队,一半以上法院完成少年审判“三合一”改革。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以“三合一”模式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1500余件,有力推动了全市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能力的提升。
南阳中院坚持以审判为中心,制定《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指引(试行)》,严格落实指定辩护、法定代理人到庭、合适成年人到场、个别化量刑、法庭教育、圆桌审判、不公开审理等制度,在程序上保护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在刑罚适用上确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一定不会再做这种错事。我非常后悔,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被害人。”被告席上,18岁的小张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小张初中没毕业就辍学,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缺乏社会经验的小张陷入了网上赚快钱的诱惑陷阱,在犯罪分子的引诱下走上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道路。法官提前了解了小张的生活环境与成长历程,开庭时对其开展了针对性的法庭教育:“正是因为你的犯罪行为,可能骗走了一个大学生的生活费、一个病人的救命钱、一个老人的养老钱……这次法律给你上了很好的一课,让你知道怎么通过合法的途径去挣钱,相信你以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另一方面,南阳中院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犯罪,对主观恶性较大的未成年人犯罪,坚持宽容但不纵容的原则,依法判处实刑。同时,严格贯彻落实《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对性侵、猥亵未成年人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发出从业禁止令,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筑起防止再次侵害未成年人的从业“隔离墙”。
两个延伸:庭前庭后全覆盖 帮助罪错少年“无痕”回归
为了更好地将“教育挽救未成年人”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南阳中院突出全过程帮教挽救,构建庭前、庭中、庭后三位一体的教育矫正模式,帮助罪错少年接受教育改造,“无痕”回归社会。开庭前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其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日常表现、社会关系、成长经历以及回归社会风险情况等,分析犯罪原因、社会危险性、再犯可能性。庭审后,向宣告缓刑的涉罪未成年人发送包含《缓刑义务告知书》《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帮教协议书》和《通讯联系卡》的“三书一卡”,方便后续开展跟踪帮教工作。制定《未成年人审判延伸帮教工作指引》,为涉罪未成年人“私人定制”一案一档开展跟踪帮教考察,联合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帮助解决入学、就业等问题。制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指引》,对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档案进行封存,对符合条件确需查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情形严格把关,并签署保密承诺书。对被羁押的未成年罪犯,主动与羁押监所沟通,与被羁押人员的亲友开展亲情联动,协助监所部门做好教育改造工作。
“哥,你在哪里啊,快八月十五了,快点回来吧,我们真的好想你啊!”小陈6岁的妹妹在镜头前说完这句话,便忍不住放声大哭,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南阳中院法官为了对南阳籍的未成年罪犯进行回访帮教,专程赶到少管所,为他们播放装满家人期望的视频,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乡亲人的关爱,同时向他们进行普法宣传,鼓励他们鼓足勇气,重新走好人生的路。“这是我在这里的第三年了,能够在视频中再次见到亲人,感到十分亲切,谢谢法官,我一定会好好改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未成年罪犯小陈看完视频录像后抹着眼泪说。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对100余名未成年人开展了跟踪帮教,其中复学15人,复工27人,2人顺利考入大学。
四方帮教:凝聚星星之火 守护未来与花开
“感谢南阳中院的法官妈妈们,让我们知道了哪些是我们身体的隐私部位,是不能被别人触碰的……”
为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南阳中院法官来到社旗县一所小学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引导家长依法带娃,和留守女童一起说说悄悄话,把法治的种子种在学生的心田,受到了家长和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南阳中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一库一中心”,全市法院共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25个,为广大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提供法律服务。对未成年人的父母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依法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277份,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的必修课。对未成年人被家暴、欺凌的,依法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向家庭暴力说“不”。聚焦义务教育阶段司法保护,安排法院干警在218所中小学及特殊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为在校师生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
2023年南阳中院创建“月季花开,‘未’你而来”司法品牌,并联合市关工委、团市委、市教体局、市妇联、市心理咨询协会成立“法护花开”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讲师团;联合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制定《“法护花蕾 向阳花开”关心关爱女童活动的实施方案》,共同开展2024关心关爱女童专项活动。针对案件办理中发现的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向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发出少年审判相关司法建议38份,并跟踪回访、督促落实,以社会共治促向阳花开。
倾力普法:播撒法治“阳光” 让青葱岁月与法同行
“同学们,大家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地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在第74个国际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南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常晖走进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以“法护青春共话成长”为主题,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法治思政课,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为营造浓厚的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法治氛围,南阳中院倾力普法,着力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累计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424次,受众人数近30万,发放宣传册10000余册,普法书籍500余本;举办家庭教育讲座28次,开展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72次,举办巡回法庭活动69次,组织开展旁听庭审活动15次,共同为青少年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杜一鸣,我不是不累呀……妈妈怕自己成为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成为一个恶贯满盈罪犯的母亲!”这是社旗法院用微电影方式进行普法宣传的有力尝试。该片以“迷途少年”的母亲为主视角,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探究、反思未成年人误入歧途的成因,引起了观影人员的强烈共鸣和思考,同时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法院干警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担当。
此外南阳中院以校园欺凌、防范性侵、防范新型毒品为主题制作的《你好,青少年》普法宣传微动漫,通过司法“小案件”,彰显法治“大道理”,让鲜活的案例成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被评为2023年河南省“豫法杯”优秀新媒体作品动漫类一等奖。以反聚众斗殴、盗窃、网络诈骗、校园暴力为主题制作的多期普法广播剧,均登上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家庭幸福的保障,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些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少年审判的意义,是我们应内化于心的信念!”对于少年审判工作,南阳中院常晖院长语重心长。下一步南阳中院要做的就是适应新时代少年审判工作要求,继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坚不可摧的法治屏障,以司法之力,守护“未”来,追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