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阳讯(河南法治报记者 李文卿 通讯员 陈立丽 胡靖)3月12日,南阳市中级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司法审判工作情况,公布一批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据介绍,2024年,南阳全市法院共受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强迫交易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刑事案件171件,审结154件308人,严打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犯罪,其中68人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对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52名被告人,依法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从事食品药品生产、销售领域工作,让违法者“痛到不敢再犯”。聚焦产品质量、网络直播带货、文旅消费安全等领域,综合运用退货退款、赔付违约金等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形成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利剑和规范经营者诚信服务的标尺。
拧紧食品药品安全阀
全市法院建立“刑事打击+民事赔偿+行政监管”的“三位一体”全方位、系统化机制,严惩危害性大、影响恶劣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发挥惩罚性赔偿对制假售假行为的遏制作用,依法适用首负责任制,避免生产者与经营者相互推诿。
打好权益保护组合拳
全市法院积极构建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共享和消费投诉线索双向移送,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工作合力;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多角度多形式向社会发布涉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信息、维权案例、风险提示等,引导消费者理性维权,督促经营者提高产品质量和诚信经营意识,营造诚信安全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