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报道:以案说法明底线 庭审现场变课堂

发布时间:2025-04-08 09:25:34


    本报南阳讯(河南法治报记者 李文卿 通讯员 贾吉宇 黄一凡)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筑牢校园法治防线,昨日,由南阳市中级法院、南阳市教育局、共青团南阳市委、镇平县法院联合主办的“以案说法明底线 法治阳光润心田”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活动,走进南阳市第十三中学七一路校区,通过沉浸式庭审观摩、互动式法治课堂等创新形式,为700余名师生送去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实践课。

    活动伊始,南阳市中级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郑荣敏以法治纽扣为喻,寄语青少年:“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若系错,往后每一步都可能偏离正轨,法治教育就是帮助大家扣正规则意识、扣紧守法自觉。”她结合真实案例,强调法律既是底线,更是护身符,呼吁让法治精神融入青春血脉。共青团南阳市委书记李冬冬则以近期校园热点事件为例,向学生发出号召:“法律不是束缚自由的枷锁,而是守护青春的铠甲。希望大家感悟法律精神,做法治的追光者。”

    庭审观摩:

    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

    “原来法袍上的天平图案象征公平正义。”“法庭原来这么庄严。”在得知法庭设施和法袍含义时,学生们发出阵阵感叹。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镇平县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场公开审理王某某聚众斗殴案。“因为哥们义气毁了自己,我对不起父母和老师……”被告人在最后陈述时追悔莫及地说。

    “亲眼看到被告人因冲动失去自由,我才真正明白‘法律红线不能碰’的含义。”学生代表在庭审后感慨道。

    互动课堂:

    以案为鉴筑牢法治防线

    “这起案件中,一句口角如何演变成持械斗殴?青少年该如何避免陷入犯罪旋涡?”南阳市中级法院法官张雪以真实案例为引子,开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专题法治课。她结合欺凌演变犯罪、网络暴力陷阱等典型案例,层层剖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诱因和法律后果。

    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化身“少年法官”,对模拟案件进行责任判定,在讨论中逐渐明晰行为边界。张雪还传授“愤怒时深呼吸10秒、转移注意力、理性沟通”的“情绪降温三步法”,并邀请学生现场演示,课堂气氛热烈。

    活动尾声,南阳市中级法院少审庭法官向学生代表赠送涵盖典型案例、法律常识的普法书籍。

    据南阳市中级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巡回+普法双百下基层”活动的首场实践,此次活动通过“庭审震撼+课堂互动”的创新模式,正式拉开了南阳市百场巡回审判、百场普法宣讲的序幕,通过将真实庭审转化为看得见、听得懂的法治课堂,让法治教育从灌输式转向体验式。

文章出处:《 河南法治报 》 2025年04月08日 第 12 版    


 

 

关闭窗口